肖永華 豫南監獄最美法律服務人
摘要:通訊員 李亞軍黃寧近日,在司法部與新華網聯合舉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 司法行政故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主題宣傳活動中,河南省豫南監獄醫院院長肖永華作為河
通訊員 李亞軍黃寧
近日,在司法部與新華網聯合舉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 司法行政故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主題宣傳活動中,河南省豫南監獄醫院院長肖永華作為河南省監獄系統唯一代表,入選“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監獄人民警察”候選人。
肖永華,男,49歲,河南省豫南監獄醫院院長,1991年參加工作,連續20年從事艾滋病罪犯治療和管理工作,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2010年被河南省委政法委、省綜治委表彰為“中原衛士”,2011年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司法部表彰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工作者”。
堅守艾防一線20年,曾遭遇職業暴露
1991年,肖永華畢業于河南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被分配在豫南監獄,一直在醫療衛生崗位工作。他發現第一例艾滋病犯是在1998年。“病人長期發燒,試了各種方法都不能退燒,我通過查閱書籍,加上之前跟駐馬店市疾控中心業務交流的經驗,也了解到駐馬店其他縣區有這類疾病發生,就考慮到有可能是艾滋病。”肖永華說。經血樣檢查,患者被確診為艾滋病,監獄醫院立即聯合駐馬店市疾控中心對監獄全體罪犯進行艾滋病篩查,從此,肖永華與“艾”結緣,一干就是20年。
2004年,肖永華認識到分散關押艾滋病犯的弊端,提出將艾滋病犯集中到監獄醫院治療管理。經過幾年摸索,省豫南監獄在艾滋病犯集中管理工作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2011年,河南省監獄管理局決定在豫南監獄成立特犯監區,集中關押全省監獄艾滋病罪犯,肖永華任監區長。
社會上“談艾色變”,艾滋病犯普遍具有自卑、恐懼、絕望的心理,集中關押無經驗可循,難度可想而知。特犯監區成立之初,監區許多干警申請調離,肖永華沒有責怪大家,而是帶領班子成員從自身做起,加強防艾知識宣傳,組織到社會醫院學習,用科學知識打消大家的顧慮。同時,他率先脫下防護服走進監舍,與艾滋病犯零距離接觸,幫助艾滋病犯樹立改造信心。
在特犯監區工作,最大的風險在于職業暴露,他也曾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他在給艾滋病犯人縫合傷口時劃破手指,家人和同事都為他捏把汗。肖永華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藥物對身體的創傷,接受半年的阻抗治療,所幸未被感染。肖永華后來說: “職業暴露后腦子想法就多了,更多的是心理壓力,我要感染了怎么辦,家庭以后還怎么維持下去,整個人精神就快崩潰了。但是,作為監獄警察,從事醫療這個職業,活兒總得有人干。”
科學治療真心關愛,促進艾滋病犯積極改造
艾滋病犯,既是罪犯又是病人,醫身與醫心同樣重要,二者并重才能重喚其對生活的信心。肖永華堅持規范監測、科學治療,從不言放棄。從全體罪犯的入監篩查,到每名艾滋病犯的CD4、病毒載量定期檢測,肖永華都要親自帶領醫護人員摸排。對艾滋病犯的治療,他積極爭取當地衛生部門的支持,邀請社會醫院專家會診,聯合制訂治療方案。艾滋病犯服用抗病毒藥物依從性達100%,死亡率遠低于社會同期水平,受到衛生主管部門肯定。多年來,河南省監獄累計收押艾滋病犯500余人,治療危重艾滋病犯71人,把26名艾滋病犯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婁某,身體持續高熱,CD4檢測為7/ml,艾滋病終末期病危狀態,家人拒絕辦理保外就醫,病情的折磨,親情的冷漠,使婁某極度絕望并拒絕治療。肖永華多次邀請專家為婁某會診,耐心細致做其思想工作,表明“即使親屬拋棄,我們也決不言放棄”,幫助婁某重拾生活信心,經過多方治療,病情逐步好轉。
對艾滋病犯,往往需要給予比普通罪犯更多的尊重和關愛。在與艾滋病犯朝夕相處中,肖永華對每一名艾滋病犯家庭情況都了如指掌,時常開導艾滋病犯,想法救助艾滋病犯困難家庭,積極爭取“春雨愛心基金”和國家“重點支持地區艾滋病防治項目基金”,先后救助40多個艾滋病犯困難家庭,促進艾滋病犯積極改造。
建立完善艾滋病犯集中管理制度,依法嚴格公正執法
肖永華在20年的艾滋病防治實踐中,探索出艾滋病犯集中關押醫學管理模式,開展監管、醫療、社會一體化管理,重點進行醫學管理,有效管控罪犯,消除對抗,減少重新犯罪。肖永華起草制定的艾滋病犯日常管理、行政獎懲、營養保障、病情追蹤、抗病毒治療等20項《艾滋病防治管理規定》管理制度,規范了艾滋病犯的管理工作,治療有效率達95%以上。
肖永華堅持嚴格、公正、廉潔執法,依法辦理罪犯提請減刑、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無一差錯。2011年,在監獄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肖永華推動罪犯醫療納入當地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保證罪犯健康權益,開創了罪犯醫療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先河。
從警從醫26年,艾滋病防治20年,肖永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奉獻和一個監獄人民警察的責任擔當。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