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全國工資水平11年漲近3倍 金融業最高
摘要: 社科院、騰訊理財通17日聯合發布的《國人工資報告》報告顯示,2004到2015年間國內工資水平上漲約3倍,而2005年至2016年,居民工資理財規模增長近10倍。分析稱,在日常開
社科院、騰訊理財通17日聯合發布的《國人工資報告》報告顯示,2004到2015年間國內工資水平上漲約3倍,而2005年至2016年,居民工資理財規模增長近10倍。分析稱,在日常開銷漸增的背景下,國民的理財意識已由被動儲蓄轉為主動理財。
金融、IT等行業工資水平排名靠前
報告指出,我國工資水平在2004-2015年間上漲了2.95倍,雖然整體呈增長態勢,但行業、區域等維度上的差距更加明顯。
具體來看,不同行業的工資水平呈現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馬太效應”。以高薪著稱的金融業連年占據行業工資排行首位,IT等高新技術產業緊隨其后,而農林牧副漁、零售和批發業、水利等行業工資水平持續低于全國水平。
在地域上,北京和上海在2015年的工資水平分別達到11.1萬元和10.9萬元,大幅領先其他地區,河南、黑龍江等中部及東北地區工資水平增長幅度緩慢。
工資由被動儲蓄轉為主動理財
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后,城鎮居民家庭工資性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呈持續下降趨勢,而投資、經營等具有主動理財性的收入占比不斷加大。“工資理財規模”能反映這一變化,其主要指居民工資中主動理財的支出額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6年,我國居民工資理財規模增長近10倍,而同期工資增長不足3倍。
報告稱,“人們通過銀行儲蓄帶來的本金增值已經無法滿足日漸增長的開銷,因此開始尋求更高收益的理財行為。”報告預測,到
2020年,我國居民互聯網理財規模將達到16.74萬億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指出,居民工資理財規模的大幅增長,反映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金融業的蓬勃發展,國民的理財意識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由被動儲蓄轉為主動理財。(記者陳鵬 實習生楊礪)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