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發揮兜底作用 實施精準扶貧
摘要: 嚴格把握政策 用政策做保障市民政局發揮兜底作用 實施精準扶貧 本報訊 (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郭建設)今年以來,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
嚴格把握政策 用政策做保障
市民政局發揮兜底作用 實施精準扶貧
本報訊 (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郭建設)今年以來,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密切聯系實際,科學規劃,制訂出臺了《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認定排查工作方案》,穩步推進,充分發揮民政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作用,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工作。
市民政局立足“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原則,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在兜底脫貧中的重要作用,聯合建立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與農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對象認定排查長效機制,準確掌握納入建檔立卡范圍內的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數數據和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需低保兜底貧困人口,精準認定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脫貧計劃,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制度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確保到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據悉,我市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為:以戶為單位,貧困家庭中主要勞動力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納入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認定范圍。
無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家庭成員主要是老年人(60周歲以上)或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且無經濟收入來源的;其贍養、撫(扶,下同)養義務人均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無經濟收入來源的或家庭主要勞動力因服刑、強制戒毒、失蹤等原因,無法履行贍養、撫養義務的家庭。
因殘重度貧困的家庭。家庭主要青壯勞動力是重度殘疾無收入來源的;或青壯勞動力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無收入來源的;或一戶多人重殘的特殊困難家庭;或老殘同戶子女無贍養能力的特殊困難家庭。
因病重度貧困的家庭。家庭主要勞動力因病(含慢性病)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累計自負醫療費用超過其家庭可支配收入且需繼續治療的家庭。
因災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貧困的家庭。因災害、突發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勞動力死亡、重殘等致貧的家庭。
因其他不可抗拒原因,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等扶貧措施脫貧的重度貧困家庭。
為了規范認定排查程序,市民政局要求開展農村低保政策落實及兜底脫貧情況全面排查要入戶調查。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下同)派2名(含)以上經辦人員,對現有農村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逐一入戶現場調查,詳細記錄其家庭人口結構、收入、財產、生活等狀況,提出擬納入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名單。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由縣級民政部門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構會同相關機構對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家庭經濟狀況進行核對。民主評議。由鄉鎮人民政府在各村組織民主評議。初評結果公示。鄉鎮人民政府在擬納入社會保障兜底脫貧范圍的對象所在村民委員會村務公開欄公示初評結果。鄉鎮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對操作程序及相關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報縣區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聯合認定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審批。縣級審批。縣區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聯合認定排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鄉鎮人民政府上報的擬納入對象進行逐一審核,并組織重點抽查和復核,重點抽查率不低于30%。對符合條件的,委托鄉鎮人民政府在鄉鎮政務公開欄和村務公開欄對擬審批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滿,縣級民政和扶貧開發部門將其納入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范圍,并進行長期公告。
市民政局要求,各縣區民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認定排查工作,要將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認定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保障工作經費,確保在規定期限內全面完成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的認定排查和統計上報工作。各縣區要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中央和省、市有關扶貧工作政策及社會保障民政政策性兜底政策,增強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意識和人民群眾主動參與意識,營造廣大干部群眾參與和支持民政政策性兜底低保對象認定排查工作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