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水果謠言唱成“四季歌”
摘要:不能讓水果謠言唱成“四季歌” □范子軍 “草莓打膨大劑可致癌”、“無籽葡萄用避孕藥培育”、“獼猴桃涂抹防腐劑138天不爛”&he
不能讓水果謠言唱成“四季歌”
□范子軍
“草莓打膨大劑可致癌”、“無籽葡萄用避孕藥培育”、“獼猴桃涂抹防腐劑138天不爛”……每逢時令水果上市必遭謠言侵襲,且年年舊飯重炒、花樣翻新。記者梳理2016年水果六大謠言發現,其傳播機制與消費者對農藥、添加劑的錯誤認知有關,而互聯網已成謠言的重要傳播渠道之一。(
愛上網、喜玩微信的網民都不難發現,類似的“水果謠言”實在是談不上新鮮,正如報道指出每到收獲上市時節都會“如約而至”。最初消費者對水果農藥、添加劑等認知不足容易被蒙蔽或不難理解,但行業人士、業內專家一再澄清事實,“水果謠言”依舊能夠唱成“四季歌”而且不乏信徒,這就讓人覺得未免太不正常了。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全民關注。在互聯網時代,熱衷分享知識、及時友情提醒、避免“病從口入”,不僅沒錯而是坦誠、分享的具體體現,但必須以事實確鑿、有理有據為前提,這既是網絡傳播應有的誠信責任要求,也是防止造成誤解、誤會、誤導之必須,更是對關聯利益者負責、避免導致誤傷的負責任態度。
“水果謠言”時常飛,不僅讓消費者莫衷一是、無所適從,而且不可避免地給種植戶、經營者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利益損失。
水果謠言唱成“四季歌”,最初的“無知”或可理解,但無視專家科普、權威辟謠,依舊我行我素、任性而為,就難避“妖魔化”的嫌疑了,甚至顯示出傳播者的居心不良。而針對此類容易對關聯群體造成利益損害的“科學謠言”,顯然就不能止于專家發聲,而有必要通過普法和依法懲治傳謠者,遏制其任性、野蠻生長。
一方面,權威聲音要走在前面,用常態科普給廣大網民打“預防針”;另一方面,要建立謠傳預警機制,每到收獲季節筑牢謠言“防火墻”;與此同時,必須建立嚴明的懲戒機制,分清情節、廓清界限、厘清責任,讓“水果謠言”傳播者付出必要成本,以起到教育、警示和震懾作用,阻斷傳謠不止、肆無忌憚的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