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30天太空生活工作均有保障
摘要: 航天員30天太空生活工作均有保障智能APP成就“火眼金睛”中國兩航天員將入住天宮 預計2天后 共有8人遨游太空 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征儀式上揮手。昨天
航天員30天太空生活工作均有保障
智能APP成就“火眼金睛”
中國兩航天員將入住天宮 預計2天后 共有8人遨游太空
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征儀式上揮手。
昨天早上,兩名中國航天員成功“飛天”。神舟十一號入軌后,將在兩天內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屆時,太空將出現8人“伴游”。
據記者了解,為確保航天員長達30天的太空生活,航天員系統為載人飛船、空間實驗室兩個飛行器分別提供了醫監設備、失重防護設備、工作用品、食品及飲水、個人服裝、環境檢測設備、醫保衛生用品、醫學樣品冷藏設備、廢物收集用品等上百件產品。。
[ 工作 ]
智能APP成就“火眼金睛”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軟件中,有一款航天員的智能APP,即在神舟十一號飛船中使用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這款APP不但匯集了神舟十一號飛船14個分系統的所有數據,而且能夠顯示與飛船和航天員相關的54幅頁面圖,還能夠為飛船的自主應急返回尋找最佳的落點。同時,航天員還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自己和神舟飛船的所有情況。
[ 居住 ]
流體換熱技術控制室內溫度
為確保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舒適安全,就必須為航天員營造一個類似于地面一樣的“家”:有適宜人類生存生活的溫度、氧氣等。而營造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就要靠熱控分系統和環控生保系統來提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11所研制的熱控分系統和環控生保系統,分別位于載人飛船的推進艙和軌道艙的艙壁內。該所研制人員介紹,環控、熱控分系統主要采用流體換熱技術進行溫度控制,通過流體流動將船上產生的熱量傳遞給外部輻射器,再通過輻射器將熱量輻射到太空。保障航天員在空間飛行的特殊環境下安全生活和正常工作,為航天員營造一個溫暖如春的居住環境。
[ 休閑 ] 家人視頻通話充實娛樂生活
兩名航天員在太空期間的工作相當繁重。“在有限的飛行資源內,在軌實驗特別多。我們實行‘6+1’工作制,也就是工作6日、休整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為使航天員在太空期間心情舒暢,任務期間將給予他們較大的自主空間,由其安排每日的工作內容。
航天員每晚也有充裕的休閑時刻,除了使用攝像、照相設備外,還有個性化的休閑用品,比如用平板電腦聽各自喜愛的音樂、觀看各自挑選的影像資料。同時,來自親友的“陪伴”至關重要。黃偉芬說,這次會增加航天員與家人通話的頻次,“只要航天員想通話,剛好組合體是在測控區內且沒有其他重要事務,申請都沒有問題”。
神舟十一號整流罩殘骸在陜西榆林找到
17日,搭載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其整流罩殘骸和黑匣子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一處空曠地區找到。
預計兩天后
共有8人遨游太空
昨天早上,兩名中國航天員成功“飛天”。神舟十一號入軌后,將在兩天內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屆時,太空將出現8人“伴游”。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消息,3名宇航員預計于19日美國東部時間4時05分前往國際空間站。3人將在聯盟號MS-02太空飛船中航行兩天時間,以測試此次升級后的太空飛船系統。隨后于本月21日當地時間5時59分與國際空間站的“探索”號實驗艙實現對接,原先在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成員迎接新成員。
中國航天員飛天
日媒當“號外”發布
昨天上午,隨著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CNN報道稱,中國將開啟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任務。而天宮二號和其“前任”天宮一號將是中國的終極目標的原型——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這一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進入軌道。
對此,《衛報》稱,中國神舟十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離這一終極目標越來越近。
而日本新聞網報道稱,中國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成為當天上午日本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產經新聞甚至作為“號外”發布。日媒報道認為,中國航天員30天的太空生活,標志著中國已經向單獨建設空間站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中國單獨建設空間站的計劃將變成現實。
美國各界
關注神舟十一號發射
昨天,中國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兩位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的消息,在美國引發廣泛關注。美國多家媒體對此表示祝賀或刊發相關報道,網友反應熱烈。
美國航天局在社交媒體推特官方賬號上發文說:“祝賀神舟十一號17日發射成功。”在這條推文下,有網友評論,“我仍然相信美國宇航員與中國航天員有朝一日能一起工作”,也有網友寫道,“讓人真正尷尬的是,(目前)俄羅斯與中國都有載人航天能力,而我們沒有”。
總部位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維珍銀河公司的推文寫道:“從555人到556人,祝賀太空最新訪客陳冬。”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