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積極姿態融入城市生活
摘要: 以積極姿態融入城市生活□劉學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一名農民工縮在車廂角落里,坐在自己的膠桶上,而他眼前就有空座位。生活中,一些細心的市民乘坐地鐵的時候也注意
以積極姿態融入城市生活
□劉學華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一名農民工縮在車廂角落里,坐在自己的膠桶上,而他眼前就有空座位。生活中,一些細心的市民乘坐地鐵的時候也注意到,面對近在咫尺的空座位,不少農民工選擇站著,不愿意坐,不敢坐。
這樣的場景,令人心酸。在繁華的城市,農民工仍然沒有歸屬感,從來沒有將城市當成自己的家,更不用說置自己于城市主人的位置上。“城市雖好,不是我家。”農民工是城市的過客,像候鳥一樣棲居在城市,用新奇而陌生的眼光打量著城市的一切,浮華與他們無關。城市給他們提供打工的機會,他們因打工而改善家庭經濟條件。僅此而已。
許多農民工長期從事最繁重的工作,住最簡陋的工棚,吃最簡單的食物,但每一棟高樓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農民工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功臣,一個城市的發展史,往往也是農民工的奮斗史。城市應該感謝農民工,國家應該永遠銘記農民工。
農民工乘地鐵不愿坐、不敢坐的根本原因一是自卑心理作祟。進城務工,許多農民工會覺得低城里人一等,加之對各類規則不甚了解,因而束手束腳。二是工作性質關系,一些農民工的衣服上會沾滿塵土,不那么干凈,他們不愿因此弄臟了座位和其他乘客的衣服。
其實,農民工購買了地鐵車票就意味著向承運方支付了費用,有權使用地鐵上的公用設施比如座位,完全不必羞怯。自食其力,靠勞動掙錢,是十分光榮的事情,農民工根本沒必要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至于怕弄臟了座位的顧慮,則更是多余。坐在膠桶上,讓熱心市民過意不去不說,還可能會影響到地鐵的整體秩序。
城鄉差別是歷史形成的客觀現實,消除這種差別還需要漫長的過程,黨和政府一直在努力。隨著人們思想認識和文明素養的提高,城里人對鄉下人的歧視越來越少,增多的是力所能及地為后者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種種便利。
他們吃苦耐勞,踏實能干,許多人因而成為行業精英,干出了不凡業績。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劉麗就是一名普通的洗腳妹,受到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社會以平等和善的態度對待農民工,農民工亦不應妄自菲薄,要勇敢地走出所謂身份的怪圈,挺直腰桿做人,以積極姿態主動融入城市生活,以城市為家,用雙手建設美好城市的同時,盡情享受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