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加速轉戰互聯網金融
摘要: 原標題:銀行加速轉戰互聯網金融 柏可林 攝 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面臨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業應借助時機努力推動自身轉型和
原標題:銀行加速轉戰互聯網金融

柏可林 攝
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面臨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業應借助時機努力推動自身轉型和創新,積極爭搭互聯網金融“快車”,這樣才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在凈利潤增速大幅下降之際,中國大型商業銀行開始加速向互聯網金融轉型。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出現,給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幾乎所有業態都帶來不小的沖擊。而商業銀行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中堅力量在互聯網金融大潮的沖擊下,也正加速擁抱互聯網,開拓新思維。
推互聯網金融品牌
近兩年來,各家銀行利潤增速大幅度下降。銀行業正在被迫或主動地適應利潤增長的“新步速”。
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傳統商業銀行之一,中信銀行是首家開展互聯網金融產品托管的銀行,托管了目前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余額寶”;其推出的“薪金煲”理財被譽為“寶寶3.0時代標桿產品”,實現了貨幣基金理財消費線上線下無縫連接;中信還首家試水“網絡貸款”,面向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商戶推出“POS網貸”; 同時,還在業內首推“公積金繳存人網絡信用消費貸款”等創新業務。
事實上,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互聯網+”被視為提振經濟新亮點的情況下,不少老牌銀行都踏上了向互聯網金融轉型之路。截至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都把互聯網金融提升到了戰略地位。其中工行在今年3月份正式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品牌“e-ICBC”,成為國內第一家發布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
日前,工商銀行正式發布互聯網金融升級發展戰略,宣布構筑起以“三平臺、一中心”為主體,覆蓋和貫通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社交生活的互聯網金融整體架構,以大銀行的新業態、新生態為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增添新動力。
據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介紹,對大企業、大項目融資和復雜的、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以及部分中小企業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需求,工商銀行將主要依靠專業化融資經理團隊來服務,通過專業經驗和專業人才把控信貸風險。對那些貸款額度相對較小、信息對稱,適合標準化的信貸服務,則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建立風險控制模型,完善產品和流程,實現線上自助操作、業務自動處理、風險精準監控。
中科金財董事長朱燁表示,中國發展互聯網金融的主流趨勢是傳統的金融機構向互聯網金融領域延伸,在可見的未來,主要融資渠道還是銀行。實現資產證券化之后,互聯網銀行將會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特色。
“商業銀行擁抱互聯網一方面給自身轉型找到一個突破口, 另一方面也給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優惠。”銀行業分析師張旭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以前,個人或小企業主找銀行借錢很麻煩,層層審核、處處設卡。隨著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消費金融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確實,如今,大到買房買車,小到家居裝修,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從廣發銀行的“E秒貸”,到平安普惠的“刷臉”貸,現在客戶在乎的不是誰能提供貸款,而是誰能提供方便、迅速、價格又便宜的貸款。
移動金融業務亮眼
從目前銀行業發展態勢來看,“互聯網金融”正從概念成為現實,并且正在加快進入、改變越來越多人的生活。
去銀行辦理業務,最麻煩的事就是排隊。楊凡在上海一家民企做財務工作,經常需要去銀行辦理業務。楊凡表示,以前去辦理業務時,需要大半天的時間,真正辦理業務不需要多久,關鍵是排隊要花很長時間。而現在通過手機銀行APP的預約排號功能,他可以隨時查詢銀行網點的排隊情況,并選擇一家等候人數少的網點預約排號,“現在辦業務不用去現場等候排隊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個人財務狀況復雜化,更多APP日益受到人們青睞。趙小姐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工資卡、儲蓄卡、信用卡都裝在了手機里。”趙小姐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以前都是父母排隊交水電費,如今每月的費用全從自己的卡里代扣。 “現在,微信、支付寶等多個運營商都推出了不同主題的功能模塊,顯示出移動金融領域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一家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APP客戶端對于銀行最核心的價值是起到一個基礎數據收集的作用,為以后挖掘數據、服務客戶做鋪墊。而且,銀行APP客戶端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方面的效果也已經開始顯現。
確實,隨著上市銀行半年報披露完畢,與銀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和凈利潤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互聯網金融業務特別是手機銀行的飛速發展在各行半年報中頗為耀眼。
半年報顯示,絕大多數上市銀行移動金融業務延續可喜發展態勢。手機銀行客戶數繼續快速增長,多數銀行都達到新增百萬以上客戶數的量級;交易金額和筆數增幅更為明顯,半年有6家交易金額破萬億元;建行、農行、工行、招行、民生的交易筆數均超一億筆,其中民生銀行戶均交易金額逾17萬元,處于同業領先位置。
由于直面激烈的互聯網企業競爭,手機銀行已成商業銀行各業務條線中創新需求最急迫、創新實踐最前沿、創新成果最顯著的領域。從半年報看,各行都積極開展了大量差異化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嘗試,新增和擴展的金融服務不少都直接與網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增加客戶黏性和獲客方面的效果明顯。
如建行新增 e 賬戶和“銀證 e 路通”功能方便股民賬戶資金流轉,招行實現Apple Watch消息推送迎合科技達人需要,民生銀行在手機銀行上推出借記卡在線預約辦理、代發工資、醫療掛號等新功能和服務。
不難看出,各家商業銀行圍繞手機入口,重點打造手機銀行平臺的移動金融戰略已初見成效,未來其將承擔起銀行更多的服務職能和創新嘗試,有望成為拉動整個行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除此之外,興業銀行推出的首款可穿戴智能支付產品也很受歡迎。相比傳統銀行卡或手機,手環更加便攜,無論是在商場、地鐵站、便利店里,只要佩戴著這款移動支付手環,在帶有銀聯“閃付(QuickPass)”標識的POS機或終端上輕松一揮即可完成支付,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
構建新金融生態
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中國的金融行業長期存在著供求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社會的金融供給不足,社會融資相對單一;另一方面,社會的金融需求旺盛,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服務長期得不到滿足,獲取服務的門檻高,成本相對高。
“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和個人的信息不對稱”,百度事業部總經理楊進表示,“我認為這其實是由于傳統金融與各個行業相對獨立的運行,金融服務游離于行業之外,對于企業和用戶無法低成本高效地進行需求洞察和評估。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非常快地發展就得益于它融于生態中間,它深度了解企業和用戶,成為生態中的一環,在了解企業和用戶的情況下發展金融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銀行經營每況愈下,與其落后的經營方式和思想觀念不無關系。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面臨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業應借助時機努力推動自身轉型和創新,積極爭搭互聯網金融“快車”,這樣才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因此,銀行除了自身探索互聯網金融業務,還積極與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擁有大量用戶數據的平臺展開合作。如此前,中行、招行、建行等與阿里巴巴展開深度合作,為中小企業啟動基于網商信用的無抵押貸款計劃。這是銀行基于阿里巴巴平臺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給中小企業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的首次嘗試。
螞蟻金服近日宣布,啟動“互聯網推進器”計劃,將在5年內助力超過1000家金融機構向新金融轉型升級。而螞蟻金服旗下招財寶目前已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開展合作。
“未來互聯網金融的主流應該是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以及BAT等互聯網巨頭的金融化。而銀行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不僅共建新金融的生態系統,更促進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穩健發展。”張旭指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