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友好是中俄關系的牢固根基
摘要: 不久前,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在莫斯科舉行。習近平主席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發來熱情洋溢的賀詞。習主席表示,希望委員會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在擴大
不久前,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在莫斯科舉行。習近平主席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發來熱情洋溢的賀詞。習主席表示,希望委員會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在擴大兩國民間交流、鞏固兩國人民傳統友誼、促進雙邊關系發展方面開拓創新,爭取更多成果。普京總統表示,希望此次全會為進一步促進雙方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作出新的貢獻。
回顧歷史,1997年,伴隨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在兩國元首倡議下,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應運而生。委員會由兩國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旨在鞏固中俄關系的社會基礎,協調雙方其他民間組織交往,配合國家官方外交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發揮著兩國民間交往主渠道的作用。隨著中俄關系逐漸發展為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雙方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民間交往更加大有作為。2014年,委員會根據中俄關系發展需要進行改組,目前有14個理事會,涵蓋地方合作、實業界、媒體、科技創新、智庫專家、婦女、文化、生態、殘疾人、醫學、宗教、健康、青年等各個領域。委員會名稱中的友好、和平、發展三個詞,傳承了委員會建立之初的使命和宗旨,在兩國關系發展的新形勢下煥發出新的活力,既是中俄關系的寶貴價值所在,也集中體現了兩國民眾最樸素、最美好、最真摯的心聲和訴求。
友好源于兩國人民天然的毗鄰和親近,具有深厚的積淀。老一輩中國人有著濃厚的俄羅斯情結,了解俄羅斯歷史,熱愛俄羅斯文化。隨著近年來中俄關系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也開始學習俄語,去俄羅斯旅游,交俄羅斯朋友。在俄羅斯,年長的人談起中蘇和中俄友誼常常滔滔不絕,年輕人也十分關注當代中國的發展,學習漢語、研究中國的人越來越多?,F在,漢語已經成為衡量俄羅斯年輕人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被列入了俄羅斯“高考”科目。在這次委員會全會上,俄方代表紛紛建議將漢語列為俄羅斯中小學推薦學習語言。根據今年俄羅斯列瓦達中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80%的俄羅斯民眾對中國有好感,認為中國是“最友好的國家”。
和平基于兩國人民共同的經歷和記憶,是永恒的渴望和堅守。二戰時期,中俄作為主戰場和戰勝國,兩國人民并肩抗擊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為贏得戰爭勝利和重建世界和平付出了慘痛代價,都深知和平的來之不易。今年,在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的參與、支持和推動下,兩國民眾圍繞慶祝二戰勝利70周年共同舉辦了“戰爭與少年”圖片展、中蘇抗戰將領后代見面會等主題活動,聯合制作了系列紀錄片《中蘇抗戰實錄》,聯合直播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再次重溫和深化了70多年前結下的戰斗友誼,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兩國人民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強烈愿望和堅定決心。
發展是兩國人民和平友好之花孕育的成果,也是推動中俄關系勇攀高峰的不竭動力。民間友好奠定了中俄關系和各領域合作的基石;兩國在能源、金融、航空航天、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的務實合作有力地促進了各自發展的振興進程,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更加得到兩國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筆者注意到,這次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全會專門聚焦加大加快培養涉及中俄合作各類人才問題,就是兩國民眾以發展的眼光,從長遠角度看待和推動中俄友好合作明智的舉措,將為確保中俄關系持續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如果將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比作一棵大樹,那么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屹立風雨不倒,愈加挺拔堅韌。這個牢固的根基就是民間友好。18年來,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參與和見證了中俄關系不斷深化發展的歷程,成為推動兩國民間友好交流的主力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國民眾對中俄關系發展和各領域合作的期待越來越大,熱情越來越高,參與越來越積極,覆蓋面越來越廣。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和設計,有牢固的民間友好根基,中俄關系這棵參天大樹一定會枝繁葉茂,不斷攀向新高度。(歐詣)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