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燒秸稈不能一罰了之
摘要:禁燒秸稈不能一罰了之 □李玉榮 日前,市政府下發關于2015年夏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獎懲決定,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成效顯著的縣區進行獎勵,對焚燒秸稈比較嚴重
禁燒秸稈不能一罰了之
□李玉榮
日前,市政府下發關于2015年夏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獎懲決定,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成效顯著的縣區進行獎勵,對焚燒秸稈比較嚴重的給予批評罰款。(
眼下正是農忙時節,秸稈焚燒現象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焚燒秸稈浪費資源、污染環境。近年來,圍繞秸稈禁燒,各級政府自上而下層層施壓,環保、農業部門嚴防死守,如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實行補貼、對焚燒秸稈的農戶進行罰款。“不點一堆火,不冒一處煙”的口號常響于耳畔,結果還是屢禁不止。
“秸稈禁燒”,已經成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為何有的地方焚燒秸稈依然屢禁不止?其實,農民也知道焚燒秸稈的危害,但面對補貼或處罰,為何還要焚燒秸稈呢?原因很簡單,一方面補貼標準過低,往往還不夠秸稈收割、打包、運送的成本。另一方面,農作物種植有季節性,如果不抓緊時間處理就會延誤農時,下一季作物收成就會大打折扣。相對于補貼、罰款,將秸稈付之一炬成為農民的首選之策。
秸稈不僅是生產沼氣的新能源,而且是編制工藝品、造紙、漚制肥料、培植雙孢菇、加工飼料的好原料。只要科學開發秸稈資源,必將變廢為寶。
筆者認為,與其嚴禁農民焚燒秸稈,不如給秸稈找一個好去處,變廢為寶,比如,大力推廣應用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實現秸稈肥料化和飼料化利用;推廣秸稈栽培食用菌技術,延伸農業產業鏈,既讓秸稈有“用武之地”,又能給農民帶來實惠。這樣一來,還有多少人愿意焚燒秸稈呢?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