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Boss團”公共外交“旋風”席卷美國
摘要: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美國,從訪問行程以及議程安排密度看,可謂開啟了了一場“外交旋風”——這是中國政府對美國公眾施展公共外交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美國,從訪問行程以及議程安排密度看,可謂開啟了了一場“外交旋風”——這是中國政府對美國公眾施展公共外交的一場“盛筵”,隨習近平出訪的中國企業界“Boss團”自然是這場“盛筵”的主角。各大媒體紛紛對此進行跟蹤報道。
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院長愛德蒙德·古利恩(Edmund Gullion)認為,“公共外交”旨在處理公眾態度對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實施所產生的影響。它包含超越傳統外交的國際關系領域;政府對其他國家輿論的培育;一國私人團體和利益集團與另一國的互動;報告外國事務及其對政策的影響;擔任傳播工作的人之間的溝通,如外交官與外國記者之間;跨文化交流的過程。
從政府的層面而言,中國企業家“Boss團”承擔的不僅只是經濟交流和商務談判的任務,同時也有著更重要的政治宣示的意味。一方面,他們通過大量的商業合作和采購訂單這種切實的利益表明中國政府繼續重視中美之間經貿關系作為兩國關系的“壓艙石”的作用不變;另一方面,作為改革開放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企業,他們將以自己的經歷闡釋中國將繼續保持改革開放,中國將進一步深化市場經濟改革的承諾。
此次企業家名單中出現了中國互聯網界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他們出現本身就說明中國政府繼續歡迎美國企業投資中國龐大的互聯網市場,并釋放出政府愿意就互聯網安全、保護知識產權、施行更為透明的監管措施等議題保持接觸的信號。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Boss團”中不乏在美國擁有相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這是實施企業公共外交的資本。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的演講中談到,“聯想對中國和美國的經濟都作出了貢獻,這樣的優勢互補、全球資源布局,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這就是對中美關系最直觀的體認。曾經實現與IBM、摩托羅拉等美國名企并購的聯想集團,作為一家源自中國的跨國企業,現在已經成長為年營業額463億美元的IT巨頭,在美國市場的年銷售額達到70億美元,雇傭了超過5000名美國員工。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是是最具國際視野與公共外交意識的中國企業家。作為中國乃至全球電子商務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者,他使中國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得以通過網絡走向全球,也讓全世界消費者通過網購連接在一起。
很多中國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創始人和管理者都在美國學習或工作過,公司大多接受過美元基金的投資,在納斯達克或者紐交所上市,他們這個群體毫無疑問是最具國際眼光的中國企業家,理應是中美交流的使者和橋梁。
360公司CEO周鴻祎在參加23日“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時,在微博上直播了他和蘋果公司CEO庫克等國外同行的互動交流,以及習近平主席接見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等與會代表的盛況,引起了網友“圍觀”熱潮。
我們相信,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不可逆轉的道路,隨著中國企業越來越走向全球化,在公共外交的舞臺上,中國企業家也會更加主動和活躍。(席桂桂,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國際在線)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