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金飯碗”早該沒了 薪酬下降是警鐘
摘要: 原標題:銀行的“金飯碗”早該沒了 薪酬下降是警鐘 銀行原來躺著賺錢的業務,正被余額寶和p2p蠶食,雖說目前吞食的比例還較小,但如果不是政策保護,恐怕大量
原標題:銀行的“金飯碗”早該沒了 薪酬下降是警鐘
銀行原來躺著賺錢的業務,正被余額寶和p2p蠶食,雖說目前吞食的比例還較小,但如果不是政策保護,恐怕大量儲蓄存款將會更多地轉移到互聯網金融平臺。
工作相對輕松、收入又高,銀行、保險等金融職業在“鐵飯碗”行列中含金量最高而有“金飯碗”之稱。
然而據媒體近日報道,根據a股16家銀行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盡管從給付員工現金總量來看,除了農行稍有下降外,其他15家銀行今年上半年都在上升。但是由于人員擴張等原因,從人均薪酬來看,薪酬下降的銀行也不在少數。一些銀行員工自我感覺這兩年收入不如從前,確實不是無病呻吟的哭窮,以往“金飯碗”的銀行員工也出現離職風潮、更有甚者連高管都跳槽出走。
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之下,傳統銀行的效益明顯受到影響。雖說16家a股銀行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都有所增長,但國有五大行的同比增速明顯下降,都不超過1.5%,而2014年這五家銀行的同比增速最低也不過是5.59%,最高達12.6%。業績下降,薪酬跟著下降,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當下來說,政策對于傳統銀行機構依然還是持保護態度,這一方面與銀行業事關金融安全與整體經濟形勢有關系,擔憂傳統銀行被邊緣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互聯網金融進入銀行業的門檻仍然較高。7年前馬云的那一聲“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大潮助威吶喊之下,至今還讓銀行心有余悸。可以想像,支付寶等銳器確實已經危及了銀行的支付系統,以往享受著壟斷帶來的福利的銀行,原來躺著賺錢的業務,正被余額寶和p2p蠶食,雖說目前吞食的比例還較小,但如果不是政策保護,恐怕大量儲蓄存款還會更多地轉移到互聯網金融平臺。
如果不是政策方面的有意保護,銀行的存款余額就會大幅下跌,銀行還拿什么放貸?員工還有什么機會捧著金飯碗?
因此,部分銀行人均薪酬下降既是大勢所趨,也是一記警鐘。
回顧當下的傳統銀行業環境,截至2014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8426億元,已連續12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為1.25%,較年初上升0.22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的反彈,增加了銀行運作的風險。
而息差的收窄也進一步加劇了銀行的困境,2014年我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息凈收入占營業凈收入比例為48%,比3年前下降了7.3個百分點。可以預見,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利差將進一步收窄,利息收入占比將進一步下降,那種做大規模吃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了,必須轉變盈利模式。
2014年,銀行業貸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個百分點;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隨著利潤的下滑,財大氣粗的銀行也開始屈下身子,找一些邊角業務比如代收水電費等謀生。
無奈之下,銀行業亟待以二次改革求生路,于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應運而生,混業經營的欲望也與日俱增。而近期,又是取消存貸比設限,又是降息降準,接二連三的寬松政策給銀行松綁,此時正是銀行混改混業的好時辰。央行調控的組合拳給銀行業帶來較大的自由空間,混改已有頂層設計,混業也提上議事日程,現在就看銀行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了。
正如流行歌曲所唱,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上一輪的國企改革打破了許多人的“鐵飯碗”,但隨后激發的市場活力和市場熱情我們有目共睹。同樣,即使沒有互聯網金融的倒逼,銀行業的“金飯碗”其實也早該沒了。
□蔡恩澤(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