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公布2015年上半年經營情況
摘要: 中國工商銀行今天正式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實現撥備前利潤23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保持較好的盈利成長性
中國工商銀行今天正式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實現撥備前利潤23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保持較好的盈利成長性。在比上年同期多計提178億元的撥備后,實現凈利潤14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7%。
2015年上半年,在連續多次降息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擴大的市場環境下,工商銀行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統籌加強境內外資金營運等措施,凈利息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6.1%。在進一步規范和減少收費項目的基礎上加快業務創新發展,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5.3%;綜合經營、境外發展對全行盈利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綜合化子公司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40.1%,境外機構稅前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3%。具體來看,工商銀行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通過創新信貸經營管理,促進了服務實體經濟效能與自身經營發展水平的雙提升
201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境內新增本外幣貸款6158億元,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增長5.6%,累放貸款4.65萬億元,相當于新增量的8倍,其中收回移位再貸1.02萬億元,加上新增實際新投放信貸總量達1.6萬億元。同時,工商銀行積極創新融資服務,通過“商行+投行+租賃”“信貸+非信貸”“表內+表外”“境內+境外”的多元金融服務方式,更好地滿足了實體經濟的多樣化需求。債券承銷、金融租賃、委托貸款等非信貸融資累計辦理5215億元;主承銷各類債融資工具3843億元,居同業首位;籌組的境內銀團貸款金額達2715億元,穩居亞太地區銀團業務牽頭行、簿記行榜首。
在資金投向上,工商銀行突出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累計向“三個支撐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融資2300億元,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現代農業新增貸款1749億元。積極支持居民擴大消費和消費升級,創新成立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個人消費和住房按揭貸款新增1839億元,同比多增169億元。加快小微專營機構和服務新模式的優化,小微貸款實際增加1056億元,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增長6.13%,貸款客戶比上年同期增加2.16萬戶,申貸獲得率提高至91%,達到“三個不低于”的監管要求。
二是重點領域風險防控與治理全面加強,適應經濟新常態與金融新生態的風險管理新機制正在快速形成
在經濟“三期”疊加、潛在風險加速暴露的情況下,工商銀行通過前瞻性的信貸結構調整和潛在風險壓降,推進信貸經營管理的深化轉型,不斷夯實信貸管理的基礎。截至上半年末,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0%,比上年末上升0.27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仍處于國內國際可比同業的較好水平。針對信貸資產質量的劣變壓力,工商銀行積極完善大數據風險監控體系及上下協同風險處置機制,有序實施潛在風險的轉化、緩釋和安全加固。組建特殊資產處置專業團隊,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實質性風險化解效果和處置回收率,上半年共清收處置不良貸款734億元。著力加強對逾期和潛在風險融資的管理,收回風險融資2330億元。
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開發、產能過剩行業等市場關注的重點領域,工商銀行的信用風險持續下降。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領域,嚴格控制新增融資,強化融資平臺貸款運行監測,進一步優化融資平臺貸款結構,融資余額比上年末下降173.8億元。在房地產開發領域,重點支持大型房地產企業開發的優質普通商品住房項目和保障性住房項目,優化房地產貸款品種及區域結構,不良貸款率為0.77%。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等5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不良貸款余額比上年末減少1.2億元,不良貸款率下降0.15個百分點。
三是轉型和創新進程中新的增長點生機顯現,經營發展的多源動力日益增強
201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積極適應客戶需求和存款業態的新變化,實現了近三年最好的存款增長水平,各項存款增加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641億元;主動負債業務創新加快,發行大額存單541億元。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額超過11萬億元,零售業務營業貢獻接近40%,比上年同期提高2.55個百分點,抗周期性強、利潤貢獻穩定的特性更加凸顯。持續推進產品、服務、渠道創新,各項新興業務快速成長。銀行卡發卡量達到7.1億張,比上年末增加4388萬張,銀行卡消費額超過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1%。私人銀行客戶數新增1.04萬戶,管理資產達910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3.7%。托管資產總凈值逾6.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1%,保持中國第一大托管銀行領先地位。理財產品余額超過2.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9%,鞏固了境內最大資產管理銀行地位。重組并購、股權融資等投資銀行重點產品在連續多年高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速,收入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6%和24%。
四是以三大平臺和三大產品線為主體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快速發展,成為推動經營轉型和業務發展的新引擎
201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抓住“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加快形成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信譽、技術、金融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以三大平臺(“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信平臺和直銷銀行平臺)和三大產品線(支付產品、融資產品和投資理財產品)為主體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快速發展,實現業務的規模效應和爆發式增長,成為推動經營轉型和業務發展的新引擎。
截至上半年末,“融e購”電商平臺交易額累計達到20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8倍,并發展成為涵蓋B2C、B2B、B2G業務(指的是向集團公司、政府機構、其他大型組織提供采購服務)、功能齊備的綜合性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用戶總數達到130萬戶,直銷銀行平臺交易額突破230億元,整體呈現加速態勢;快捷支付工具“工銀e支付”客戶突破6000萬戶,交易額突破800億元,是上年同期的5.4倍,每秒鐘超過千萬筆的并發交易處理能力在業內首屈一指;基于客戶線上線下直接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產品“逸貸”,余額超過1900億元;契合小微企業“短頻急”融資需求的互聯網貸款產品“網貸通”,已累計向7萬多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73萬億元,余額超過2000億元,繼續成為國內單體金額最大的網絡融資產品;全線上“個人自助質押貸款”累計發放382億元,貸款余額247億元;賬戶貴金屬、賬戶原油、賬戶基本金屬和賬戶農產品等線上投資交易業務快速增長,賬戶原油交易量達5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5倍;可實現T+0實時申請和贖回的“e靈通”理財產品穩步增長,受到客戶廣泛歡迎。
五是國際化綜合化經營對集團的價值貢獻日益顯現
201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繼續穩步推進國際化、綜合化經營發展,進一步加強對中資企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支持。全球服務網絡布局日趨完善,利雅得分行正式開業,仰光分行獲頒牌照,收購標準銀行公眾有限公司60%股權完成交割并正式更名為工銀標準銀行公眾有限公司,收購土耳其Tekstilbank 75.5%股權項目順利交割,重點市場滲透率和本土化經營程度進一步提升。截至上半年末,工商銀行已在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99家機構,通過參股標準銀行集團間接覆蓋非洲20個國家,與147個國家和地區的1604家境外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境外機構總資產達到近270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4.0%,實現稅前利潤17.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
綜合化子公司對集團盈利貢獻和戰略協同作用進一步增強。工銀瑞信抓住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的有利機遇,發揮全能型資產管理平臺作用,管理資產規模達754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8%。工銀租賃深耕國際、國內市場及重點行業領域,資產規模增加至2680億元,穩居同業第一。工銀安盛積極推進期繳轉型,公司業務規模和市場地位持續提高,保費收入達到近1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5%。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工商銀行官方網站)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