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三公”支出比預算減12.71億
摘要: 28日,審計署公布了46個中央部門單位201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2015年1月至3月,審計署對上述中央部
28日,審計署公布了46個中央部門單位201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2015年1月至3月,審計署對上述中央部門單位201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這次審計重點關注了部門預算執行的合法合規性、“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管理使用、政府信息系統建設管理等情況,力求通過揭示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建議,推動部門預算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這46個部門是:外交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計生委、人民銀行、國資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林業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新華社、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社保基金會、海洋局、全國臺聯、貿促會、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政協全國委員會辦公廳、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地方簡政放權力度不夠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28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審計工作報告時表示,在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方面,一些領域還存在推進不及時、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一些部門和地方簡政放權力度不夠。至3月底,質檢總局、林業局、財政部、民航局等管理的12項行政審批事項尚未按要求取消或合并,15個省自行設置的133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尚未取消。
各級財政上萬億元“沉睡”
劉家義表示,由于相關規定未及時修改、統籌管理力度不夠,各級財政均有大量資金結存未用。至2014年底,抽查的22個中央部門有存量資金1495.08億元,18個省本級財政有存量資金1.19萬億元。至2015年2月底,上述中央部門按財政部要求應統籌安排的存量資金盤活97.86億元;18個省應清理由中央統籌的專項結轉資金上繳1800多萬元。
審計署28日發布的《2015年5月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公告顯示,24個建設項目推進緩慢,21個單位和部門申報、使用財政性資金不規范。
保障性住房92.48億元專項資金被挪用
通過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跟蹤審計,發現一些地方由于建設資金籌集與使用的統籌銜接不夠、管理不到位,2014年有92.48億元專項資金被挪用,用于出借、還貸、資金周轉等。此外還有6.2億元被套取或用于彌補經費不足等。2014年各級政府安排財政資金5601.55億元,通過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資10631.77億元,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除資金問題外,在住房分配和補貼方面,有4.4萬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違規享受住房2.55萬套、補貼3612萬元;有5895套住房被違規用于經營或出售。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地方追回資金或補貼41.15億元,清理收回住房8320套,取消2.84萬戶家庭的保障資格。審計已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紀問題39起。
公務接待費減少3.87億
2014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58.8億元,比預算數減少12.71億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介紹,“三公”經費下降原因主要是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有關要求,壓縮、取消部分出國(境)團組,加強公務用車管理,規范公務接待活動,減少了相關支出。
具體來看,“三公”經費中,因公出國(境)經費16.2億元,減少3.56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35.99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4億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31.99億元),減少5.28億元;公務接待費6.61億元,減少3.87億元。樓繼偉說,將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研究提出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配合做好房地產稅立法等工作。今年后幾個月,受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等因素影響,預計要達到中央財政收入預算目標壓力較大。他提出下一步五個工作重點:扎實推動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大力度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大力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
去年中央財政支出7.4萬億元
樓繼偉介紹,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161.11億元,完成預算的99%,增長8.3%。從主要支出項目看,農林水支出6474.26億元,完成預算的99.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066.11億元,完成預算的98.8%;低于預算主要是據實結算的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費、優撫對象補助經費減少;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931.26億元,完成預算的96.5%,低于預算主要是據實結算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等支出以及根據醫改工作進程安排的公立醫院改革支出減少;教育支出4101.59億元,完成預算的99.2%。2014年,安排下達中央基建投資4576億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三農”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節能環保與生態建設、中央本級建設等項目。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