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不當頭,中國引領共贏時代
摘要: 近日,歐洲媒體報道稱,中國已確認參與歐洲戰略投資基金(EFSI)的意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此應詢表示,中方正在研究有關問題。此事表明,中國可能將增加一條參與歐洲
近日,歐洲媒體報道稱,中國已確認參與歐洲戰略投資基金(EFSI)的意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此應詢表示,中方正在研究有關問題。此事表明,中國可能將增加一條參與歐洲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渠道。如果這一消息變成現實,中國將成為EFSI內的第一個非歐盟國家。
EFSI是去年11月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歐盟投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由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所力推,因而又稱“容克計劃”, 旨在通過設立新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重振歐盟經濟。
中方有意參與“容克計劃”,這一消息并不突然。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發布的首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聯合聲明中,中方就明確表示歡迎并愿意參與《歐洲投資計劃》和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德方則歡迎中方有興趣與歐投行和EFSI合作開展聯合項目融資或支持建立投資平臺。
中國有意參與EFSI, 這一消息更不令人意外。中國在本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大、效率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推動了本國經濟發展,也使中國積累了大量資金,可以說走在了許多國家的前面。中國愿意與本地區和世界其他國家分享這份經驗并帶去中國的資金和技術。為此,中國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既號準了亞洲經濟的脈,為亞洲經濟發展開出了一劑良方,又號準了國際關系和國際政治的脈,受到廣大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同時也吸引了大批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非亞洲國家的參與。
中國倡議成立亞投行,除了引起國際輿論熱烈反響外,也對一些國家的政策選擇產生了影響和激勵。日本安倍政府今年5月宣布,日本政府將和亞洲開發銀行等一道,在未來5年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總額約1100億美元的資金。不少分析認為,日本這是在同亞投行叫板,是在與中國競爭在亞洲的影響力。縱然日本有這方面的算計,考慮到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巨大資金缺口,只要日本不去挖中國的墻腳、拆中國的臺,中國對日本增加對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是樂見其成的。畢竟良性競爭對亞洲發展有益。
中國帶頭、他國跟進,這在近年來的國際關系中并不鮮見。中國對非洲貿易和投資發展迅速,已連續多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現在又把中非經貿關系新的增長點放在了基礎設施上。面對這一局面,美歐和日本、印度等國紛紛擴大對非經貿合作。中國與東盟關系在本世紀度過了突飛猛進的“黃金十年”,現在又邁進“鉆石十年”,這給了美國、日本、印度等域外國家以啟發,它們都增加了對東南亞國家的投入。最近,中俄簽訂了高鐵合作協議,這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最新進展。“一帶一路”的響應者越來越多,落地的項目也會越來越多,將直接帶動沿線數十個國家的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
事實證明,中國倡議、中國方案、中國理念具有建設性,并正在產生引領效應,帶動本地區和整個世界共同向好。中國的行動之所以能夠產生示范和引領作用、受到積極響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追求合作共贏,不尋求排他性利益。當然,由于國際政治的復雜性,其良好的初衷和善意的做法有時也難免遇到誤解、質疑甚至敵意、排斥。美日對亞投行的冷淡態度,個別西方輿論對中國在非洲“新殖民主義”的詆毀,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曖昧立場,美國對接受“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概念的猶疑,這都說明中國“帶頭”面臨的困難。
中國帶頭,并非當頭。在國際關系中,中國已經帶了一個又一個好頭,今后仍應積極進取。不論遇到什么困難,知難而進、增信釋疑、持之以恒,這是中國應有的態度。假以時日,中國倡導的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和實踐必將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和支持。這是中國應有的信心和定力。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華益文)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