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案同比增2倍 P2P等五行業成重災區
摘要: 新京報訊 (記者金彧)銀監會4月28日召開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處置非法集資部辦公室主任楊玉柱表示,去年我國非法集資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等大幅上
新京報訊 (記者金彧)銀監會4月28日召開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處置非法集資部辦公室主任楊玉柱表示,去年我國非法集資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等大幅上升,同比增長兩倍左右,均已達到歷史峰值。其中,以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農民專業合作社、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成為涉案重災區。
去年P2P涉非法集資數額同比增15倍
楊玉柱表示,近兩年來,各地出現大量以投資理財咨詢為名,從事各類金融業務活動的公司,承諾無風險、高收益,公開向社會發售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甚至虛構投資項目或借款人,直接進行集資詐騙。
據統計,2014年全國新發投資理財類案件1267起,同比上升616%,涉案金額547.93億元,同比上升451%。
而在P2P網絡借貸方面,近兩年來P2P網絡借貸機構數量成倍增長,由于缺乏相應法律定位、政策標準和行業規則,市場主體魚龍混雜,非法集資案件大量爆發,風險迅速蔓延。數據顯示,2014年P2P網絡借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發案數、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分別是2013年全年的11倍、16倍和39倍。
據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張景利介紹,2014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非法集資案件8700余起、涉案金額逾千億元。全國案均涉案金額超過千萬元,為近年來最高。
央行擬對P2P實施牌照管理
為了防范P2P非法集資風險,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上提出需要出臺專門法規,對非存款類放貸組織及其業務予以統一規范。
據了解,目前央行正在牽頭起草《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對不吸收存款的放貸業務實施牌照管理,明確非存款類放貸組織的法律定位和市場準入資格,規定業務規則和監管框架,明確地方政府的監督管理和風險處置職責。
楊玉柱提醒廣大投資者,P2P網絡借貸屬于信息中介機構,只能進行“點對點”、“個人對個人”的交易撮合,不能充當信用中介,投資者簽訂借款合同的對象不能是平臺本身。P2P本質上是向陌生人出借自己的資金,屬于較高風險類的投資,需要投資者具備相應的風險意識、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