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70后兄弟自建民俗館
摘要:漳州70后兄弟自建民俗館 含民國錢幣等千件藏品 ▲藏品吸引了不少市民 導報訊(記者 張惠玲 通訊員 方章雄 文/圖)漳州云霄縣的謝勤杰、謝勤偉堂兄弟,就是兩位懷舊的&ldq
漳州70后兄弟自建民俗館 含民國錢幣等千件藏品
▲藏品吸引了不少市民
導報訊(記者 張惠玲 通訊員 方章雄 文/圖)漳州云霄縣的謝勤杰、謝勤偉堂兄弟,就是兩位懷舊的“70后”,收藏起了幾代人的記憶,并將這些藏品整理成民俗館,讓人們在觀賞中懷念過去的老時光。近日,他們又在民俗館補充了一部分藏品。
500多平方米的雅逸民俗館位于云霄縣城元光路26號大院,1000多件民俗文化展品陳列在內。銹跡斑斑的電影機、“文革”時期的老報紙、民國時期的錢幣、依舊散發光澤的留聲機,每一個藏品都珍藏著許多人對過去的種種回憶和幻想。其中,精神家園館介紹了國家級非遺云霄潮劇、云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烏山革命歷史等;農耕館則展示了傳統農耕器具,石磨、鐵犁、獨輪車;婚俗館則以介紹閩南傳統婚俗和展示閩南民俗風情舊物品為主,洋洋大觀的藏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
據導報記者了解,從小就有收藏愛好的謝勤杰、謝勤偉堂兄弟,小到收藏郵票、錢幣、報紙、小人書,大到收藏大哥大、打字機、攝像機。為了把這些辛苦收集起來的藏品集中展示給市民觀看,謝勤杰、謝勤偉堂兄弟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造館舍、裝修一新,并于去年國慶節免費向市民開放。“我愛好收藏,收藏的歷史已有20年了,收藏東西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發展的烙印。通過實物的展示,讓參觀者感受過去的歲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展望美好的未來。希望民俗館的建立,起到了傳承民俗文化、弘揚民俗文明的作用。”謝勤杰說。
福建省民俗學會會員、云霄縣民俗專家方群達在參觀時,對館長謝勤杰幾年用心收集這么多的民俗、婚俗用品表示驚嘆,他說:“收集這些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民俗、婚俗用具,以民俗、婚俗文化為主題來展示,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海峽導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