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性金融:新型城鎮化的資金引擎
摘要:國開行發揮中長期投融資優勢支持新型城鎮化綜述眼看著正月十五快到了,馬彬指揮著店里伙計們加緊拾掇,保證他開在四川閬中古城里的紀念品商店到時能以最佳狀態迎接客人。在
國開行發揮中長期投融資優勢支持新型城鎮化綜述
眼看著正月十五快到了,馬彬指揮著店里伙計們加緊拾掇,保證他開在四川閬中古城里的紀念品商店到時能以最佳狀態迎接客人。在店里最顯眼的位置,馬彬貼上了兩張宣傳畫:一張是羊年春晚的片頭里閬中古城的畫面,一張是今年2月25日《人民日報》在二版頭條對閬中古城的報道。“都說古鎮都差不多,但我們閬中和其他古鎮就真的不一樣,要不你看怎么能上春晚、《人民日報》呢!反正來的人都說好,我的生意也紅火。”
馬彬絕不是唯一這么想的閬中人,讓他們這么自信的原因,是該市近年來著力推進以旅游產業帶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產城一體發展,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古鎮文化。而閬中之所以有底氣發展好旅游這一支柱產業,國家開發銀行的2億元貸款功不可沒。在這筆資金的支持下,閬中古城的旅游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當地百姓把古鎮文化這個香餑餑、金飯碗捧得更牢了。
作為政府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一直將支持新型城鎮化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重點。1998年,國開行在蕪湖把城投公司改造為規范的融資平臺,創造出一種新的地方政府融資模式,為打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資金瓶頸開辟出一條新的路徑,由此開始了該行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乃至我國城鎮化發展的腳步。2014年,國開行發放新型城鎮化貸款1.11萬億元,占全行當年發放人民幣貸款的60%。

圖為國開行支持的云南昆明新機場項目。
8萬億:破解新型城鎮化資金瓶頸的國開行答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快車道,城鎮常住人口從1978年的1.7億人增加到2014年的7.5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4.8%。但這并不是城鎮化發展的終點。
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翻開了我國城鎮化建設新的篇章。2013年底,中央召開首次城鎮化工作會議,對我國新型城鎮化進行了頂層設計。2014年3月,國務院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制定了未來幾年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藍圖。2014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公布《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為全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經驗和模式。
國家層面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力度可謂空前,但要完成這一任務并不容易。據中國社科院測算,目前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約為13萬元,要完成中央提出的“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就需要13萬億。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研究員李曉鵬則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約40萬億。這筆錢從哪里來,是一個問題。
2015年2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涉及面很廣,要積極穩妥推進,越是復雜的工作越要抓到點子上,突破一點帶動全局。城鄉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潛力巨大,要加快改革和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城鎮化投融資瓶頸呼喚金融支持與創新,國開行作為我國中長期投融資主力銀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指出,需要進行金融創新,構建多元化的中長期投融資體制機制,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目前看來,國開行是解決融資問題最現實的金融平臺。對此,國開行要發揮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特點和優勢,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和經營策略,確保今后每年60%以上的貸款投向新型城鎮化領域,更好地發揮主力銀行的骨干作用。
國開行行長鄭之杰也表示,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發揮金融的支撐作用。應共同推動形成財政資金引導、政策性金融支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融資模式,為新常態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可持續的資金保障。
在具體操作中,國開行依據控總量、低成本、中長期、可持續的原則,推進金融產品創新,拓寬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發放專項貸款、發行專項債券、設立專項基金。同時,國開行探索實行“統一評級、統一授信、統借統還”,以應對城鎮化過程中潛在的地方政府性負債和金融風險。這樣,以“三個專項”和“三個統一”,國開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融資模式和方法,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有力保障了新型城鎮化的資金供給。截至2014年底,國開行累計發放城鎮化貸款約8萬億元,是支持城鎮化發展的主力銀行。
1000萬戶:國開行人眼中的新型城鎮化是有溫度的

陽春三月,上海仍然春寒料峭。95歲老人徐大爺的新家里,卻是暖意融融。徐大爺一家在平涼2、3街坊的棚戶區住了一輩子。2004年,這里開始棚戶區改造,但因資金問題一度停滯。2014年,國開行積極介入,喚醒了這一沉睡十年的“棚改夢”。如今,老人終于住進了盼望已久的新居,他常常對來串門的親戚說:“盼了10年,終于盼到了!多虧了國開行,不然我們的‘棚改夢’,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圓!”
像徐大爺一樣在國開行幫助下住進新居的棚戶區居民有多少?1000萬戶、3117萬人!都說新型城鎮化是個宏大的命題,似乎跟普通人生活關系不大。但在國開行人眼中,支持新型城鎮化不僅是讓一個個項目的資金需求得以落實,更是要幫助一戶戶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棚戶區改造便是城市命運與個人生活的連接點。大規模開展棚戶區改造,可以有效改善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使群眾從“憂居”到“宜居”,促進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于推動城鎮化建設由注重數量增長向注重質量提升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后一個時期,著重解決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其中的一個“1億人”便是指“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
事實上,國開行支持棚改的腳步早已邁出。近10年來,國開行從支持遼寧棚改開始,不斷完善機制,融資助力全國各地的棚改順利開展。在實踐中,國開行以開發性金融原理建設市場、孵化信用主體,與地方政府共同搭建市場化融資平臺,以中長期貸款幫助項目啟動,進而帶動商業銀行和其他社會資金投入,最終實現棚改項目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在天津西于莊、包頭北梁、吉林哈達灣等全國各地,國開行支持棚改的顯著成效贏得了廣泛贊譽。
2014年4月2日,國務院第43次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發揮好開發性金融的“供血”作用,重點支持棚戶區改造及城市基礎設施等相關工程建設。當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更好運用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
黨中央國務院把棚改的歷史重任交給了國開行。該行迅速響應,加快棚改項目開發評審和貸款發放,全力支持各地加快推進棚改進度。2014年7月,國開行住宅金融事業部獲批開業,專門負責為全國棚改提供成本適當、長期穩定的資金。截至2015年2月底,國開行累計發放棚改貸款超過8800億元,支持總建筑面積9.8億平方米,惠及棚戶區居民1000萬戶、3117萬人,以主力銀行的擔當有力推動了全國各地30多個省(區、市)的棚改進程,讓棚戶區居民真正感受到了開發性金融的溫暖。
53.7%:國開行為中國城鎮大變樣作出重要貢獻

我國用短短3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發達國家一二百年的城市發展歷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發展奇跡。而在這樣的“中國速度”中,國開行無疑扮演了“主引擎”的關鍵作用。
2004年至2014年,國開行在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累計發放貸款3.53萬億元,并引領社會資金投入約1.1萬億元,兩者合計占這11年間我國全社會公共設施管理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的53.7%,讓一半以上的城建項目有了資金保障。據統計,我國2/3的高速公路、50%的鐵路、45%的機場都是由國開行融資支持的。2004年至2013年,國開行支持建設了13萬公里城市道路、18萬公里排水管道、21萬公頃公園綠地、25萬公里供水管道,支持建設的供水總量達2045億立方米、供氣總量7721億立方米。
所謂“要致富,先修路”,基礎設施建設在拉動地區經濟及新型城鎮化發展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國開行支持建設的這些基礎設施改變了城鎮面貌,讓新型城鎮化發展有了底氣和支撐。在此基礎上,國開行全方位推進新型城鎮化各領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融資推動工業園建設。工業園是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的典型范例,2002年至2014年,國開行對國家級和省級工業園區累計發放貸款7422億元,資產質量和信貸管理質量高于一般類城建項目。在各國家級開發區中,與國開行合作的園區占比50%以上;各省級經濟開發區中,與國開行合作的園區占比30%以上。
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人”,產業發展既可以帶動就業,也可以豐富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在教育領域,國開行從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多個領域著手,截至2014年底,累計發放貸款1009億元,支持教育基礎設施項目1103個。在文化領域,國開行以開發性金融服務,發掘城市文化資源,推動人文城市建設。截至2014年底,該行文化產業貸款余額1768億元,連續多年位居同業前列。在醫療衛生領域,國開行與醫院、醫療集團及健康服務業龍頭保持緊密合作,截至2014年底,累計發放貸款370億元,支持了31個省級行政區的609個醫療衛生項目。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新”意,是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民市民化的進程。近年來,國開行大力探索創新開發性金融服務“三農”的模式和方法,為打通“三農”融資瓶頸、彌補市場缺損、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城鄉統籌發展和重大農業項目建設提供融資融智支持。截至2014年底,國開行涉農貸款余額近萬億元。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大潮方興未艾,國開行將繼續以主力銀行的責任與擔當,不斷提升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質量與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郭軒)
四川:支持地鐵建設 打通城市筋絡

圖為成都地鐵2號線。
如果要問成都市民平日生活中最大的困擾是什么,可能許多人都會回答:堵車。成都市區汽車保有量307萬,在全國城市中僅次于北京。上下班堵在路上,已經成為許多成都市民每天生活的“必修課”。要緩解這樣的“大城市病”,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必然選擇。
近日,國家開發銀行四川分行向成都地鐵有限責任公司出具118億元項目貸款準承諾函,用于成都地鐵3號線二、三期工程項目可研報批。至此,國開行已累計為成都市軌道交通項目承諾貸款597億元,并牽頭中、農、工、建和郵儲行組建銀團發放表內外貸款374億元,支持了成都地鐵1、2、3、4、7號線等項目建設,支持通車里程51公里,在建里程115公里,占成都市軌道交通全部通車及在建里程的88%。
在國開行資金保障下,成都地鐵將加快推進在建項目建設,預計到2017年,成都地鐵通車里程將達到108公里,形成米字型加環狀地鐵網絡,極大方便市民出行,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吳紅宇)
云南: 讓滇池這顆高原明珠重放光彩
冬日昆明,陽光燦爛;滇池水面,波光粼粼。成千上萬只從西伯利亞飛來的紅嘴鷗如約而至,成為這個高原內陸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
滇池,是云貴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春城昆明的母親湖。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滇池地區人口增加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與滇池自凈力減弱的矛盾日益突出,滇池水體飽受污染之苦,水質富營養化速度加快,滇池外海水質淪為劣五類。
從那時起,滇池開始成為昆明人心中的一處傷疤。每個昆明人到了滇池,莫不心生哀嘆。就像詩人于堅在長詩《哀滇池》中所喟嘆的,“我終于去了,或遲或早,昆明人總有一天,要去滇池,那時候世界不收門票”。這是昆明詩人在向他的母親湖贖罪,祈求懺悔。
但這樣的狀況,近年來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好轉。“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滇池(西山段)水質明顯好轉,草海、外海營養狀態由重度富營養變為輕度富營養”。這是當地媒體近日發布的最新消息。而這樣的變化,正是由國家開發銀行“貸”動的。
作為支持昆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國開行云南分行自2003年參與滇池治理規劃的編制工作開始,始終以開發性金融投身保衛昆明母親湖這場攻堅戰。該分行先后發放1.95億元優惠利率技術援助貸款,用于支持滇池治理規劃綱要編制和40多個項目的前期工作,為滇池治理開了一個好頭。
在滇池整治的攻堅期,為了保障項目資金供給,國開行云南分行積極爭取貸款規模,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貸款107.04億元,有力支持了滇池北岸水環境綜合治理、昆明市多條入滇池河道“清污分流”整治工程以及滇池環湖東岸和南岸干渠截污,環湖東路、環湖南路建設等18個項目工程。同時,該分行還以發放短期貸款的形式緩解融資主體的還款壓力,確保滇池治理的可持續性。
滇池清,昆明興。隨著國開行云南分行支持的一批治滇項目的有效實施,滇池流域基本形成了截污治污體系,入湖污染物大幅削減,水體水質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恢復,基本遏制住了滇池水質惡化的勢頭。家住滇池草海濕地附近小區的一位老人說:“滇池的水好了,成群結隊飛來這里覓食的白鷺又多了,我們的心里頭別提多高興了”。 (宋侃)

安徽:宗洼村的幸福故事
“以前我說自己是宗洼村的,人家一般都沒聽說過。現在不一樣了,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我們宗洼村,還很羨慕我們哩。”迎著朝陽,小王走出家門,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現在不用出遠門就能找到工作,村里的條件也比以前好了,房子、路都重新修過了,我們的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給宗洼村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是安徽省蚌埠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從2012年開始,蚌埠市大力推進小城鎮及美好鄉村建設,該市4區、3縣、9個鄉鎮、13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的約1.14萬農戶的生活就此改變,小王便是其中幸福的一員。2013年,國家開發銀行安徽分行向宗洼村發放貸款1500萬元,支持其美好鄉村建設。這筆貸款主要用于對原有村莊進行整體拆遷,將農民就近集中安置于按城鎮標準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并對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修繕。這樣的做法加強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強了對企業的吸引力,實現了筑巢引鳳、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功效。
在國開行貸款的支持下,宗洼村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對企業的吸引力也增強了。近年來,蚌埠市先后引進浙江森禾集團等龍頭企業,在宗洼村附近建起了“蚌埠現代花卉科技產業園”。該園區占地2000畝,包括花卉科技產業示范區、花卉展示園和生態酒店及旅游配套商業設施等。隨后,當地又成立了禹王農業、佳禾農業等從事花卉果林種植、養殖、銷售的企業,為花卉科技產業園提供配套服務。
以前,宗洼村的百姓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農業種植,部分人外出務工。如今,大約80%的村民已經實現就近在企業直接就業或為其提供配套服務。“出門就有工作,回家就住新房”的新生活讓宗洼村的村民成了周圍村莊居民羨慕的對象。
事實上,宗洼村居民的幸福生活只是蚌埠市在國開行支持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在蚌埠,國開行幫助當地通過自然村整合、土地流轉等方式,實現土地的集約利用。同時,依托產業園區,讓農民成為農業產業工人,破解了農民市民化的難題。在實踐中,國開行安徽分行一方面堅持規劃先行,提出“以人為本、規劃先行、產城融合、城鄉統籌”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思路,幫助地方政府形成“做好中心城區、做大縣城、發展小城鎮、加快美好鄉村建設”的“四級”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并協助地方政府制定項目具體實施方案。另一方面,該分行創新融資模式,推進“四項建設”,成立市場化融資主體,并構筑合理的融資信用結構,破解了建設內容包含城鄉道路等無收益基礎設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截至2014年末,國開行累計向蚌埠市發放小城鎮及美好鄉村建設貸款25.23億元,另發放產城一體化貸款1億元,為蚌埠市新型城鎮化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黃安)
蘇州:為海虞城鎮化“量體裁衣”
“貸款到位了,我們可以開始動工了。以前一下雨,鎮里的很多街道都容易積水,這次我們要徹底消滅這樣的現象!”蘇州市海虞鎮政府的干部們這兩天心情不錯,近日,國家開發銀行蘇州分行向該鎮新型城鎮化一期項目發放了8000萬元貸款,他們籌劃已久的一系列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終于可以開工了。這是國開行支持蘇州小城鎮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又一步,將為提升這一地區的綜合競爭力注入新動力。
海虞鎮經濟基礎雄厚,產業特色鮮明,被蘇州市確定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23個先導區之一。海虞鎮新型城鎮化項目位于海虞鎮中心鎮區,共計1.66平方公里。按照規劃,這里將依托新材料產業園和鐵黃沙開發區,形成“南居、北工、西農”的空間布局,在相對獨立和完整的空間內以海虞鎮中心集鎮為核心建設一個新型小城市。
在海虞,國開行蘇州分行因地制宜,充分運用開發性金融理念,堅持“規劃先行”,積極為該鎮提供規劃和資金支持,融智融資支持海虞鎮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提升生物醫藥、汽車電子、商貿物流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實踐中,國開行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政府、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簽訂四方合作協議,采用頂層設計、政府引導、金融支持、企業運作和市場經營的方式,引入專業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即PPP)模式的理念與架構,通過向中新集團與當地政府成立的合資公司提供融資融智服務的方式深度推動中心鎮的城鎮化建設。
作為國開行系統內率先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三家試點分行之一,國開行蘇州分行自成立以來就積極探索支持蘇州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的有效模式。截至2014年末,該分行已累計向蘇州35個小城鎮項目授信106億元,發放貸款72億元。 (葛慧妍 徐昉昀)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