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禮讓
摘要:張新義春節假期,筆者曾經在一天中三次看到街頭因車輛發生剮蹭后,當事雙方站在路中間爭吵對罵、互相理論,從而導致交通堵塞(其中有一起,兩個魁梧健碩的男子還當街上演了
張新義
春節假期,筆者曾經在一天中三次看到街頭因車輛發生剮蹭后,當事雙方站在路中間爭吵對罵、互相理論,從而導致交通堵塞(其中有一起,兩個魁梧健碩的男子還當街上演了“全武行”)。本來都不是多大的事故,都可以打報警電話,讓保險公司照章理賠的事,卻因為互不相讓,弄得雙方在本該歡樂祥和的節日里,彼此都“很受傷”,真是想不通。
大家有目共睹,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兩年來,小汽車以井噴的態勢進入居民家中,也有很多農民朋友在城里買了房。城鄉共同進步,發展日新月異,這是很多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富裕起來的人們,不再為衣食住行擔憂,而是想著如何健身、去哪兒旅游、怎樣讓自己活得快樂。
然而,反觀我們身邊的有些人,看起來并不是很快樂。筆者揣度,生活富裕了而快樂不“富裕”的人,病根在“急”,病因在“爭”,而良藥在“讓”。
路上開車的、騎車的、步行的急著搶道,就不必多說了,到景區旅游,有些人也是急急忙忙,只顧欣賞景“點”而忽視了沿途的風景;只顧觀看景“象”而沒心思聽導游介紹景區文化內涵。故友同窗多年不見,偶爾小聚也是急,菜上得慢一點就三番五次跑到后廚催問,酒喝得慢一點就吵吵嚷嚷催促著“一口悶”;全然忘卻了相聚的初衷,哪還有耐心靜下來拉拉家常、回憶往事。
由于內心急,一些人表現出來的就是爭。上了公交車,爭個好座位;商場搞優惠,爭個便宜價;職場上,爭先進名額;搞開發,爭上好地塊……直爭得面紅耳赤揮老拳,直爭得心力交瘁不開顏。
小時候,我們就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后來,我們又知道有“千里修書為一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禮讓胸襟。想想古人,有些人應該感到汗顏。
禮讓,是一種品格,只要不是太自私,人人都可以做到。禮讓,更是一種胸襟,只要不是太狹隘,人人都能夠踐行。我們呼喚急人所難,而不是急功近利;我們倡導只爭朝夕,而不是爭名奪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筆者真誠呼喚,少一些爭搶,多一些禮讓,讓和諧友好的春風吹遍每個角落,滋潤每個人的心田。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