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家銀行獲業務資格 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制啟動
摘要: □國有大行、郵儲以及國開等政策性銀行可能隨后拿到類似資格批復文件 □備案制實質性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提速在望,據估計目前待發規模在千億元左右 □目前
□國有大行、郵儲以及國開等政策性銀行可能隨后拿到類似資格批復文件
□備案制實質性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提速在望,據估計目前待發規模在千億元左右
□目前,絕大部分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均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預計今年交易所市場可能呈現爆發式增長
⊙記者周鵬峰○編輯顏劍
銀監會日前批復包括中信銀行等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上證報記者昨日獲得的這份名為《中國銀監會關于中信銀行等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的批復》(銀監復【2015】2號)文件顯示了上述信息。
分析人士認為,這標志著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制已實質性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提速在望,據估計目前待發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或在千億左右。
備案制實質性啟動
上述文件中所提27家銀行為中信、華夏、民生、招商、北京銀行等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
中誠信國際結構融資部總經理鈕楠對上證報記者稱,在這27家銀行中,23家銀行此前已發行過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可自動獲得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另4家銀行正擬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或發行計劃正處于審核階段。
銀監會已于2014年11月20日下發《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信貸資產證券化就此正式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根據該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應向銀監會提出申請相關業務資格,已發行過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豁免資格審批,但需履行相應手續。
國有大行、郵儲以及國開等政策性銀行此前均已發行過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人士猜測可能隨后相關部門也會下發類似資格批復文件,履行相應手續。
此次銀行證券化資格批量核準標志著備案制的實質性啟動,據相關人士稱,獲得該資格的銀行后續發行新項目時只需要向銀監會報送備案就可以,不再走原有審批流程,且發行規模沒有特別限制,各行不再受限于原先試點額度制,以發起銀行自身實際需求確定規模。
上述文件未提及發行市場的相關要求。按照前期監管層口徑,信貸資產證券化主要是在銀行間發行,特別優質大盤的項目可在交易所發行。目前,絕大部分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均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僅有平安銀行在交易所發行過一單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中誠信預計今年交易所市場證券化業務可能呈現爆發式增長。
發行規模看市場
備案制啟動將有效提升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效率,但市場環境對產品的發行規模具有決定性影響。
鈕楠認為,目前發行利率環境并不比去年下半年更好,改善或要待到一季末。與此同時,目前市場多認為銀行信貸額度緊張度有限,因此,鈕楠不太贊同業內人士對2015年信貸資產證券化過于樂觀的估計,此前業內有預計今年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規??赡苓_到萬億。
“要看銀行是不是有需求和動力去做這塊業務,如果本身額度已經很寬松,甚至可能貸款額度都未必用得完的情況下,借助信貸資產證券化出表的意愿就會減弱,不過信貸資產證券化還可以調節負債結構、貸款的行業結構等,所以還要看發起人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初衷。”鈕楠估計,目前全市場待發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在千億左右,并認為今年發行規模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政策性銀行和大行。
2014年全年銀行間共發行65單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金額2770億元,其中,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以及股份行發行金額占了超過3/4的市場份額。據稱,目前國有大行以及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正在制定今年的發行規劃。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