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遠程開戶還需邁幾道坎 重點須邁過技術關
摘要: 近日,有消息稱,一直困擾銀行通過互聯網展業的面簽問題有望被打破,央行正在考慮允許銀行遠程開立人民幣賬戶。然而,當最初的激動平復之后,技術手段、風險管控等問題

近日,有消息稱,一直困擾銀行通過互聯網展業的面簽問題有望被打破,央行正在考慮允許銀行遠程開立人民幣賬戶。然而,當最初的激動平復之后,技術手段、風險管控等問題接踵而至,銀行打破面簽玻璃門還要繞過哪些關卡?
遠程開戶有望放行
面簽是監管層給銀行設立的底線,凡是客戶在銀行開立賬戶必須要通過柜臺當面簽署相關協議,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客戶信息的真實性,同時也更加安全。但是隨著社區銀行、智慧銀行、民營銀行的出現,銀行互聯網化的需求越來越大,遠程開戶成為多家銀行創新發展的迫切需要。
而隨著首家民營銀行即將試運營,這一底線有望被打破。有消息稱,央行近日下發《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銀行遠程開立賬戶提出框架性意見,除柜臺方式外,銀行賬戶開立有望獲得第二種開戶方式,即“線上方式”。北京商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打破傳統面簽模式已經是大勢所趨。
“打破面簽是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特別是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傳統網點優勢并不具備,所以需要加大互聯網創新,特別是隨著社區銀行的大幅推進,通過柜臺面簽會損失掉一大部分客戶,所以我們希望盡快推出第二種開戶模式。”一位股份制銀行個人銀行部相關人士直言。
據公開消息顯示,央行要求不論是柜臺開戶還是遠程開戶必須以實名制為基礎,這是防止貪腐、金融詐騙的有效手段,也是反洗錢工作的要求。不過央行允許各家銀行探索遠程開戶的同時,還是要求建立以“柜臺開戶為主,遠程開戶為輔”的賬戶開立體系。
某國有銀行內部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遠程開立銀行賬戶是好事,目前金融機構發展線上渠道最大的障礙就是面簽。互聯網是很重要的獲客渠道,但從實際意義上來說,客戶即便享受了銀行的服務或產品,但不開賬戶就不能真正算是這家銀行的客戶。
網絡銀行發展所需
“民營銀行的火熱帶動了遠程開戶的破題。”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北京商報記者說道。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考察微眾銀行時曾表示,“你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政府要創造條件,給你們一個便利的環境、溫暖的春天”。
此前,騰訊和阿里巴巴分別投資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均表示要做“純網絡銀行”,但核心問題是能否繞開線下網點,通過遠程開戶來識別身份開立銀行賬戶。
郭田勇認為,民營銀行也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重大事件。監管方面也在盡力提供政策紅利來發展民營銀行,像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這些民營銀行采取網絡開戶的形式,沒有實體網點,如果沒有遠程開戶也沒法開展業務。
眾所周知,互聯網能夠打破地域和時空的限制,但是從商業銀行向互聯網世界靠攏的道路來看,面簽卻成為了一道難題。以目前許多銀行力推的網絡發卡模式為例,看似方便快捷,但申請人還是不能在網上完成信用卡審批的全過程。其中,有的銀行采用的是由持卡人通過網絡填寫個人信息,銀行對信息進行初審和資料核實,初審通過后會要求申請人至附近的銀行網點完成面簽步驟,并在申請表上簽名。另一種是申請人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銀行對于符合基本發卡要求的客戶派遣發卡專員上門進行進一步的資料核實和面簽,銀行對后續資料審批通過后進行發卡,無論哪種形式都需要面簽過程。上述國有銀行人士表示,這種做法實際上還是將發卡環節轉入線下。顯然,對于網點資源和員工數量都不占優勢的中小銀行來說,想借網上渠道展業并不容易。
重點須邁過技術關
遠程開戶提了多年,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到底遠程開戶破題還需要邁過哪些坎?在專家看來,遠程開戶首先需要邁過技術坎。
郭田勇認為,遠程開戶要真正實施起來最關鍵的是技術要過硬、技術安全性要過關,別的坎都能邁過。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北京商報記者說道,按照監管規定,個人開立銀行賬戶必須要面簽,要有面對面的交流才能證明是本人,如果技術上能做到充分的信息溝通,原來通過見面才能獲得的信息現在不見面也能獲得,這樣遠程開戶自然可以落實。因此,最重要的是要過好技術關。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實際上,遠程銀行、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已經可以達到實名認證的同等效果,但是出于安全考慮,監管層還是不敢輕易放松。
對于遠程開戶的落實,郭田勇也建議采取試點的形式。“遠程開戶最好實施試點的形式,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互聯網企業,互聯網技術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在這幾個民營銀行中試點,安全性比較有保障。等到未來技術成熟了,可以推廣到所有的銀行。”郭田勇補充道。
法律等配套措施須跟上
除了必須要邁過的技術關,風險問題也一直是監管層考慮的焦點。其實,商業銀行之所以要求面簽,首先是要保證客戶身份和行為的真實性,其次要管控銀行的風險,更要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金融產品是有風險的,盡管互聯網渠道更方便,但由其引發、蔓延的風險不容小覷。
某城商行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已經有銀行可以通過遠程銀行VTM機進行相關業務辦理,央行對VTM的形式也是認可的。不過,據他猜測,即使是VTM也必須要有物理網點擺放,從目前獲得的信息來看,央行此舉可能是針對互聯網銀行這種純線上的業務,所以此次遠程開立賬戶的規定可能會比VTM更加開放。
而在風險防范方面,該人士表示,遠程開戶肯定要比面簽的風險大,不過如今技術這么發達,相信一定會有辦法管控風險。
趙錫軍還認為將來的一些配套措施需要更加完善,包括法律方面。例如,如果出現認證方面的糾紛,電子的資料能否與書面的資料一樣擁有相同的法律效應。同時,上述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相應的配套措施不僅要保護消費者,也要保護銀行,除了政策法規層面的完善以外,還需要銀行內部增加更高級別的風險處置措施,這樣創新和監管才能并行。
北京商報記者 閆瑾 孟凡霞 岳品瑜/文 賈叢叢/漫畫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