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拳拳報國情 孜孜創新路
摘要: 向“感動中原”年度人物學習、踐行駐馬店精神系列評論之二拳拳報國情 孜孜創新路本報評論員放棄優厚待遇回國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當選2013“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可謂實至名歸
向“感動中原”年度人物學習、踐行駐馬店精神系列評論之二
拳拳報國情 孜孜創新路
本報評論員
放棄優厚待遇回國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當選2013“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可謂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在《我是河南人》的自述中,施一公坦陳:“汝南縣老君廟鎮閆寨大隊小郭莊,是我永遠的故鄉。”施一公也在多個場所表示:“在駐馬店生活了整整11年,這種感情是讓人很難忘的,所以我覺得這一輩子,在環境上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駐馬店。”正是幼時的潛移默化,為求學、工作的施一公打下了根基。功成名就的施一公時常以駐馬店人為榮。
學習施一公,就要學習他熱愛祖國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施一公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在回國過渡的過程中,施一公想得最多的問題就是:人為什么活著,什么最重要?施一公一次次問自己,一次次說服自己:是為了內心最深處的安寧與滿足!回國前,吃的、穿的、用的、房產、汽車,施一公都有了;學術地位、榮譽獎項,施一公也有了;還有一對活潑可愛的雙胞胎兒女和一個溫馨和睦的家。但施一公的內心總覺得缺少點什么東西,總是悵然若失。“我缺什么?缺少的是對祖國的回報,缺少對自己求學時期信念的堅持,缺少讓我振奮的直接幫助同胞的成就感!游子歸鄉、報效生我養我的祖國,報答血脈相連的父老鄉親!這是最自然不過、也最讓人自豪的成就感!”
學習施一公,就要學習他化愛國情為強國夢的崇高品德。回國后,雖然施一公鮮有機會重回河南、重回駐馬店,看看昔日的恩師、同學、鄰居、朋友,但在他的心里,已經無數次地告訴遠在河南、遠在駐馬店的鄉親們:“我回來了!我回來了!我會為駐馬店、為河南、為祖國爭光!” 這種濃濃的愛國思鄉之情激勵著施一公奮進。施一公向海外的同學和朋友呼吁,這里是你的家、你的祖國,這里有你血脈相連的父老鄉親,他們對你充滿了期望,而中國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也正為施展你的才能提供了最好的舞臺!“祖國在巨變。回國前,我是巨變的旁觀者,偶爾挽挽袖子幫幫忙。現在,我是巨變的參與者,是主人翁!”
學習施一公,就要學習他求真務實勇于攀登的創新作風。在清華,施一公開始了事業的新征程,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在他的帶領下,實驗室迅速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一支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團隊,培養出一批杰出的青年創新人才。“在生活中可以知足常樂,在科研和事業上永遠不可以。” “作科研一定要敢于批判,我的觀點都是主觀的,供你們批判。”這樣的話語,經常會伴隨他講述的人生經歷跳出來。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課堂上,他總是盡力啟發學生的思維,希望學生挑戰他的推理,鼓勵學生與他爭論,多次公開反對對所謂學術權威或權威思想的迷信!這充分體現了他潛心實干的本色和勇于創新的作風。
“揮別中原的游子,載譽而來的歸人。‘美國夢’是一個人的成功,‘中國夢’卻是一個民族的光榮”, 他將昔日個人奮斗的“美國夢”轉變為與祖國命運關聯的“中國夢”。5年來,施一公以民族復興為己任,敢擔當、有作為,成為我國科研領域的一面精神旗幟,成為駐馬店地域精神的一面旗幟。對于我們絕大數人來說,可能沒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什么驚心動魄的故事、更沒什么氣貫長虹的壯舉,終其一生可能只是在自己普通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鉆研,勤勞工作、無私奉獻。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平凡付出,同樣能夠匯聚成感動的力量,匯聚成加快發展的正能量。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