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霧霾來襲,每個人都不應是看客
摘要: 李丹丹 據媒體報道,連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天氣。其中,北京從1月11日起,連續4天空氣達到重污染級別,并于13日10時發布北京氣象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而從14日凌晨1時開始,江西省
李丹丹
據媒體報道,連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天氣。其中,北京從
大霧鎖城,交通開始管制,高速公路遭到封閉,航班大面積延誤,醫院里的呼吸道病人急劇增加……這是被一場大霧所改變的生活細節,這樣的細節讓我們從未如此強烈地感受到:空氣污染絕非小事,環境質量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分析霧霾天氣的成因,應當說其中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而曾經的“倫敦大霧事件”告誡我們,經濟發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用一個個藍天白云的天氣去換得城市的超前發展是多么的短視和不可行。因此,當霧霾來襲、城市污染加劇,當“罕見”的大霧變得越來越“常見”,成為影響我們正常生產生活、必須直面的問題時,盡管尚未成為環境事件,也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反思和警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還將持續,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空氣污染防治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真正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巨大考驗。
當霧霾來襲,如何應對,成為政府、公眾共同面臨的一場大考。實際上,從公布PM2.5數據、保障民眾的環境知情權到嚴格空氣質量標準,從緊急啟動應急方案干預措施到治理空氣污染各項政策的跟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多年來政府在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大氣污染的多環節性和區域性特征也決定了空氣質量的改善絕非以一己之力、一朝一夕可以實現。要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除了生產方式和產業轉型的頂層設計,更需要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共同努力,而不能只圖自己方便、不管環境負擔,甚至把企業污染的責任荒謬地推給“歷史”。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珍惜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建設美麗中國、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在保護生態環境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不應是看客,更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大霧終將散去,但我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卻不能懈怠,我們治理環境污染、建設生態文明的腳步卻不能停息。只有人人樹立環保意識,以實際行動自覺減少人為污染,用責任、擔當保護好我們世代生活的美麗家園,我們的天空才能少一些“霧霾”,多一些“明媚”。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