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銀行卡問題真的“無解”嗎
摘要: 錢兆成日前,四川瀘州納溪區人民法院對一起銀行卡克隆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案件的起因是儲戶一直保存在身邊的銀行卡居然在外地被復制,卡中的現金莫名其妙地少了3萬多元。最終法院一審判決儲戶、銀行各承擔一半責
錢兆成
日前,四川瀘州納溪區人民法院對一起銀行卡克隆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案件的起因是儲戶一直保存在身邊的銀行卡居然在外地被復制,卡中的現金莫名其妙地少了3萬多元。最終法院一審判決儲戶、銀行各承擔一半責任。不過儲戶對此不服,認為自身并無過錯,現已提起上訴。
不法分子通過克隆銀行卡的手法作案由來已久。尤其是近年來,克隆銀行卡事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呈激增態勢。這些案例充分說明,解決問題需要長效機制,而不能止于援引舊例。筆者倒認為,在處理克隆銀行卡的問題上,銀行理應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第一,銀行是向儲戶提供銀行卡的發證機構,掌握銀行卡的制作及加密技術,具有辨別銀行卡真偽的硬件設備和技術,所以對其所發的銀行卡進行根本的審查是其義務和責任。
第二,從技術層面講,銀行也并非完全沒有處理克隆銀行卡的辦法。眾所周知,相比磁條卡信息簡單、易被復制、保密水平低的特征,IC芯片卡復制難度高,具備很強的抗攻擊能力,把磁條卡升級為IC卡,完全能夠降低磁條卡被復制的風險。但據媒體報道,大多數銀行不愿意把磁條卡升級為IC卡,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推廣成本巨大。不過,要是把推廣成本與銀行方面的巨額利潤相比,銀行方面的托辭顯然立不住腳。
歸根結底,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出路還在于加速推動銀行業的開放和競爭,讓銀行更好地服務客戶。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