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災害越來越兇惡的敵人
摘要: 楊 駿颶風“桑迪”來襲,美國東部人口稠密區如臨大敵,紐約停擺,股市歇業,但不管防范措施多足,經濟損失仍舊慘重,且不斷傳出颶風奪走生命的消息。近些年,美國颶風登陸事件頻繁出現。其中,2005年
楊 駿
颶風“桑迪”來襲,美國東部人口稠密區如臨大敵,紐約停擺,股市歇業,但不管防范措施多足,經濟損失仍舊慘重,且不斷傳出颶風奪走生命的消息。
近些年,美國颶風登陸事件頻繁出現。其中,2005年的“卡特里娜”、2011年的“艾琳”等都近乎成為美國的國家災難。去年4月,一場超級龍卷風肆虐美國十幾個州、致數百人死亡。
從意外到淡定,氣象學家似乎已見多不怪。如今的氣候,脾氣變得愈發暴躁,有時可以在地球這一邊大發“雷霆”,狂風暴雨,洪水滔天,而地球另一邊卻驕陽似火,灼烤眾生,旱災嚴重。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未來極端天氣現象的發生將更為頻繁,強度更大,影響地區更廣,不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和安全,所導致經濟損失總體也呈逐漸增加趨勢。
放眼全球,對發達國家來說,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量巨大,動輒數以百億美元計;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更高;而對脆弱的個體生命而言,災害從來都是切膚之痛與不可承受之重。
不僅如此,氣候災害對與氣候密切相關的行業如水利、農業、林業、能源、健康和旅游業等都有更大影響。在世界經濟發展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的當下,上述因素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更多變數。
可以說,氣候災害是對人類社會的綜合“拷問”,其嚴重性不僅取決于災害本身,還取決于承載體的暴露度、脆弱度和應變能力,這些是管理災害風險的主要決定因素。
氣候災害,已成為人類越來越兇惡的敵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阻止災害來襲,但我們可以自問,從預警體系到自救意識,從常態化的應急處理到抗災手段,從各國減災防災措施到國際合作,我們準備充分了嗎?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