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轉變步伐
摘要: 2013年,全市實現畜牧業增加值147.62億元本報訊 (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杜向陽 劉 菲)2013年,我市畜牧業生產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強化安全生
2013年,全市實現畜牧業增加值147.62億元
本報訊 (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杜向陽 劉 菲)2013年,我市畜牧業生產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強化安全生產,實現了畜牧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初步統計,2013年,全市實現畜牧業增加值147.62億元,按可比價增長5.5%。
肉類產量不斷提升。據統計,2013年,全市肉類總產量86.22萬噸,同比增長3.61%,占全省肉類總產量的13.6%,比上年提高1.32個百分點。
生豬生產平穩發展。2013年,全市生豬生產在調結構、穩增長的方針指導下,加快規模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逐步淘汰散養生產方式,確保生產總量持續增長,繼續保持了生豬存、出欄量位居全省第一的優勢地位。據統計,2013年,全市生豬出欄838.74萬頭,同比增長4.84%;豬肉產量61.96萬噸,同比增長4.84%;生豬期末存欄653.89萬頭,同比下降4.2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66.95萬頭,同比持平。
牛羊肉價格持續上漲。受規模養殖加快發展的影響,全市牛羊生產形勢持續向好。據統計,2013年,全市牛出欄73.37萬頭,同比增長0.18%;牛肉產量為11.04萬噸,同比增長0.18%;牛期末存欄123.46萬頭,同比下降1.15%。全市羊出欄189.73萬只,同比增長0.17%;羊肉產量為2.32萬噸,同比增長0.17%;羊期末存欄185.14萬只,同比增長0.20%。
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近年來肉牛生產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正由以一家一戶分散飼養向中小規模育肥場集中育肥方向發展,散養戶呈逐年萎縮態勢,但規模戶由于受資金投入有限,發展較慢。因此,規模養殖發展速度趕不上散養數量下降速度,是全市肉牛養殖生產下行的主要原因。羊飼養仍以農戶散養為主,規模化水平比較低。由于牛羊出欄下降,供求失衡,同時受消費拉動影響,全市牛羊肉價格高位運行,全年均價分別達55元/公斤和59元/公斤。
家禽生產逐步恢復。據統計,2013年,全市家禽期末存欄6375萬只,同比下降0.08%;家禽出欄5815.23萬只,同比下降0.06%;禽肉產量6.90萬噸,同比增長0.05%;禽蛋產量33.62萬噸,同比增長1.5%。
奶類生產平穩增長。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和養殖效益較高且相對穩定等有利因素的帶動,全市奶業生產平穩發展。據統計,2013年,全市奶牛期末存欄2.28萬頭,同比增長4.9%;奶類總產量7.21萬噸,同比增長0.06%。其中,牛奶產量7.15萬噸,同比增長0.03%。
畜牧產業化集群方興未艾。2012年至2013年,全市用于畜牧產業化集群建設的財政扶持資金達1.5億元。根據全省現代畜牧產業發展規劃和全市畜牧業發展實際,我市確定了第一批16個畜牧產業化集群,覆蓋了生豬、肉牛、肉羊、家禽和奶牛生產。在2013年公布的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中,我市有4個畜牧產業化集群上榜,分別為泌陽恒都肉牛產業化集群、西平啟明肉牛產業化集群、西平豐源生豬產業化集群和遂平眾品生豬產業化集群。
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
李丹丹
畜牧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是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傳統畜牧業大市,多年來,我市各類畜禽存、出欄量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但與先進地區相比,畜牧業小規模分散的養殖狀態造成畜牧業生產存在規模化程度低、標準化水平不高等問題。
畜牧產業化集群是農業產業化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要內容,建設畜牧產業化集群對于駐馬店這樣一個畜牧業大市來說,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我們要積極推進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轉變,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努力走出一條優質、安全、高效的現代畜牧業發展之路,促使我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邁進。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