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綜述
摘要: 貼近農業 服務農民——2013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綜述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劉 兵2013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堅持以農為本、扎根農村、貼近農業、服務農民、關注民生、體察民情、順應民意,克難攻堅,拼
貼近農業 服務農民
——2013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綜述
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劉 兵
2013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堅持以農為本、扎根農村、貼近農業、服務農民、關注民生、體察民情、順應民意,克難攻堅,拼搏進取,呈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實現商品購銷總額270.47億元,同比增長27.88%;實現利潤4282萬元,同比增長39.56%;實現利稅1.139億元,同比增長30.9%。市供銷合作社再次被評為“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業績考評先進單位一等獎”,連續五年獲此殊榮;被評為全省軍轉干部工作先進單位,是我市受表彰的三個單位之一;被評為全省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西平縣供銷合作社再次被評為“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綜合業績考核二十強”,上蔡縣供銷合作社和平輿縣供銷合作社被評為“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業績考核綜合實力十大進步單位”。
搭建一個平臺
該社以網絡為依托,以農合組織為紐帶,搭建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一是扎實推進“新網工程”建設。該社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龍頭企業、配送中心、鄉級超市、標準農家店、村級綜合服務社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推動以農資、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煙花爆竹、再生資源“五大網絡”為重點的“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建設,全系統各類經營網點總數4000多個,覆蓋了全市90%以上的鄉村。利用“新網工程”平臺,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產品交易市場、連鎖超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對接,開辟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進入“新網工程”的綠色通道,緩解了農產品“賣難”問題。二是加快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在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同時,重點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規范、優化和提升,通過典型帶動、資金扶持等措施,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全系統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600多家,帶動農戶15萬余戶。正陽縣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泌陽縣馬谷田果林專業合作社被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正陽縣供銷合作社自辦的正陽綠色薯業生產專業合作社榮獲“中國50佳合作社”,全系統有省級以上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86家。同時,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農民經紀人、專業技術人員、農村致富能手培訓結合起來,累計培訓農民經紀人1000多名,全部獲得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人社部聯合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并培訓各類人員近30000人次。三是搞好農資供應。該社與市工商局共同實施“興農富民”工程,大力開展農資連鎖經營。2013年,該社銷售化肥195萬噸、農藥2500噸和農膜2216噸。同時,積極興辦莊稼醫院,提高農民群眾科學種田水平。
著力兩個重點
該社加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把2013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實施推進年”,爭取國家、省財政扶持項目4個,扶持資金320萬元,市配套資金140多萬元,累計爭取國家和省財政扶持項目34個,扶持資金2000多萬元,項目數量在18個省轄市供銷合作社中連年位居第一。市供銷合作社220畝商貿園區項目取得重大進展,與央企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目前,資產處置、土地征用工作順利推進,今年將作為市重點項目舉行奠基開工儀式。占地60畝、投資4000多萬元的物流園區項目一期工程即將投入運營。同時,該社積極實施“開放辦社”戰略,先后與汝南一笑堂工藝品有限公司、河南益農豐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駐馬店凱通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平輿宇翔刺繡工藝品有限公司等合作,年增收近100萬元。縣級供銷合作社轉變職能,依托存量資產,有序推進基層社改造,涌現西平蘆廟供銷合作社、平輿縣西洋店供銷合作社等一批“雙十強”基層社,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實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西平、遂平等縣供銷合作社擁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30多家,驛城區和確山縣興建了多個綜合市場。同時,該社營造了和諧穩定、健康有序的內部環境和領導重視、部門支持的外部環境。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