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產業集群拉動農業裂變升級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楊曉暉 通訊員 胡軍華)如今的西平縣,依靠350家農字號龍頭企業,一躍成為全國知名、中原最大的縣域農產品加工基地,昔日的傳統農業由此升級裂變成以工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業,使該縣“用工業理
本報訊 (記者 楊曉暉 通訊員 胡軍華)如今的西平縣,依靠350家農字號龍頭企業,一躍成為全國知名、中原最大的縣域農產品加工基地,昔日的傳統農業由此升級裂變成以工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業,使該縣“用工業理念提升農業、以農字號企業反哺農業”的決策大放異彩。
引資引智,變資源型農業為開放型農業。西平縣利用傳統農業大縣這一優勢,在農業領域實施全方位的開放戰略,采取整合資源、盤活存量、招商引資、內部融資等多策并舉的辦法,廣攬外來資本和先進技術,激活民間資本,使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遍地開花。幾年來,全縣共簽訂農副產品加工項目114個,總投資18.6億元,吸納民間資本4.7億元,興辦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150多家。
合理定位,營造新型產業體系。圍繞強勢產業,精心培育新型農副產品深加工體系,是西平縣農業升級的新定位。按照這一定位,西平縣形成了優質小麥生產加工出口、綠色生豬、953巨型長毛兔、無公害蔬菜、食用菌、花木林果等六大農產品基地。隨著豐盛公司30萬噸面粉生產線、新益面粉20萬噸面粉生產線等項目的建成投產,西平縣的糧食加工轉化能力每年達200萬噸,相當于5個西平縣的夏糧總產,不僅在全市占據首位,在全省也名列前茅。
跳出國門,名牌產品力撐創匯農業。在農業產業化體系中,一批國字號品牌的迅速走紅使該縣的“創匯型”農業嶄露頭角。2001年以來,該縣先后有4.56萬噸優質小麥出口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實現了我國食用小麥出口零的突破。由西平縣奧派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整理的37.5噸淡水小龍蝦,順利通過檢驗,運達美國,這是我省小龍蝦首次進入美國市場。該縣二郎鄉、環城鄉標準化種植的食用菌暢銷俄羅斯、韓國等國,年創匯近百萬元。
工業反哺,“一石三鳥”實現農豐民富。在西平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大效應:一是擴充了工業經濟總量,使工業小縣實現了向工業大縣的飛躍。二是為城鎮建設提供了產業支撐,使全縣涌現權寨鎮等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三是為農民廣辟就業渠道,使10多萬農民進廠入鎮變為市民。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