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為紙 水為墨 八旬老人的“詩意修行”
摘要: 背誦詩詞 如今,孫光顯已然成為公園里的“名人”——有時一些對書法感興趣的人會跟著他練字,有時也會有老人和他探討書法技巧,原本陌生的人們,因為這地面上的“墨寶”變得熟絡起來。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說,孫光顯用清水寫出的不僅是詩詞,更是對生活的熱愛。
記者 栗晨曦 仇卉陽
清晨7時,駐馬店市區兒童公園的石板路上,84歲的孫光顯手持自制的“土毛筆”,以清水為墨,在地面上筆走龍蛇。隨著筆端游走,工整的楷書、飄逸的行書逐一顯現,引得晨練市民紛紛駐足圍觀。

寫字
“土毛筆”寫出美麗風景
孫光顯凝神靜氣,手腕輕轉,筆端在地面劃過,水漬暈開的痕跡如墨滴入紙。先是“床前明月光”的清雅,再是“大江東去”的豪邁。路過的孩童駐足圍觀、晨跑的年輕人放慢腳步,老人的身影與漸次成形的詩詞相映,成了公園動人的風景。
十幾年前,孫光顯發現用清水在地面寫字是個好法子——不用花錢買紙墨,寫完晾干后地面又恢復原樣。于是,他找來一根結實的木棍當筆桿,在頂端接上裝水的塑料瓶,纏上幾層吸水性好的海綿后用繩子扎緊。寫字時,只要往塑料瓶里灌滿水,這“筆墨”就算齊活了。
半生奔波難改練字初心
從最初的筆畫歪斜,到后來能熟練書寫楷書、行書、草書、篆書等字體,日復一日的堅持,讓孫光顯的書法技藝突飛猛進。有人輕嘆:“這氣度,一看就是退休的老教師!”
聽到這話,孫光顯放下筆桿,爽朗地回應:“我種過莊稼、學過木工、開過小飯館,是個實打實的農民!”孫光顯告訴記者,他年輕時就熱愛書法,不管手里的活再忙,心里對寫字的那股念想從來沒斷過。
自信背誦《六體書唐宋詞廿二首》
孫光顯從隨身的布袋里掏出一本泛黃的《六體書唐宋詞廿二首》,對記者說:“這書上的詩詞你隨便提,我都能背出來!”記者隨口提到《滿江紅》《浣溪沙》等詩詞,老人都一一背出,還告訴記者每首詩詞背后的歷史故事。聊到興起,孫光顯提筆在地面上一氣呵成地寫下行書版《靜夜思》,筆鋒流暢,氣韻十足。圍觀人群里響起掌聲,他靦腆地擺擺手說:“就為圖個樂子,把平凡日子過出點詩意。”

背誦詩詞
如今,孫光顯已然成為公園里的“名人”——有時一些對書法感興趣的人會跟著他練字,有時也會有老人和他探討書法技巧,原本陌生的人們,因為這地面上的“墨寶”變得熟絡起來。
字跡會變干,但熱愛不會消失
“以前覺得詩意是文人墨客的事,現在才明白,普通人用心生活,也能把日子過成詩。”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說,孫光顯用清水寫出的不僅是詩詞,更是對生活的熱愛。
陽光灑在老人身上,地面上的字跡漸漸被風吹干,但孫光顯對生活的熱愛與詩意,深深印在了每個人心里。

掃碼看視頻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