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喜看項目“千帆競” 拼出發展“勢如虹”
摘要: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計劃,現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49家,已具備年產各類專用車10萬輛、汽車零部件鑄造和加工50萬噸、專用車配套件600萬件的生產能力,初步形成了行業規模較大、產業鏈條較全、增長潛力較強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十三香集團。

中集華駿燈塔項目。

協鑫硅基新材料。
鵬輝電源。
中橋集團。
傳晟光電。
記者 鄭付生 邱學忠 鄭素強
驛城區區情簡介
驛城區因明成化十年(1474年)皇家在此設立驛站而得名,原為縣級駐馬店市,2000年撤市建區,是全市唯一的建制區。現轄8個鄉鎮、12個街道、123個行政村、73個社區,常住人口105.22萬人,總面積1327平方公里。驛城區位于中原城市群、武漢經濟圈的中點上,境內高鐵、國道、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北到新鄭機場有1.5個小時車程,南到武漢天河機場有2個小時車程,到明港機場僅半個小時車程。驛城區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法治創建先進縣區、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河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省教育宣傳先進縣(區)、全省對外開放先進區、全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先進區、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區、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眼下,在驛城大地,一個個生動場景展現澎湃活力:看產業,綠色循環、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從無到有、快速壯大;看交通,驛城大道車輛穿梭如織,形成了一條流動的風景線,車流與道路兩側的城市、田野、村莊在陽光下構成一幅充滿生機的美麗畫卷;看城鄉面貌,藍圖鋪展、和美鄉村煥新“蝶變”。
做優“軟環境”培育“硬實力”
日新月異的工業園區、落地生根的重點項目、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驛城區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做優“軟環境”,培育“硬實力”,以工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跑出加速度,為區域經濟蓬勃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組組可喜數字見證奮進之路:“十四五”期間,驛城區累計實施省市重點項目508個、總投資6440億元,數量、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均大幅躍升,一大批好項目落戶驛城。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滿額入駐項目9個,總投資75.5億元;規劃建設占地300畝的現代電子信息產業園,滿足20家關聯配套企業入駐需求,形成梯次建設、重點突出、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
驛城區圍繞《駐馬店市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方案》,重點對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節能環保產業集群、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和綠色建材產業集群進行了科學培育。成立了高規格的產業集群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產業集群發展專班工作機制。根據六大產業集群上下游產業鏈條,制定了招商圖譜和熱力圖,圍繞重點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建成,建成項目抓見效,形成大干快上、你追我趕的項目建設新局面。目前,六大產業集群齊頭并進穩步發展,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顯著提升,挺起了驛城區產業集群發展的硬“脊梁”。
在優質化保障方面,實體化運行“一辦五部四專班”,建立指揮部例會決策等制度。召開工業指揮部會議,通過過篩子、定盤子、理路子,有力促進工業項目順利實施。堅持“項目為王”,開展“政金企”對接活動,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在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方面,堅持把“萬人助萬企”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策,全力支持服務企業發展,進一步強化了各級干部服務企業意識,優化了營商環境,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驛城區四個班子成員躬身入局,企業分包覆蓋面持續擴大,包含43名處級干部在內的共800余名干部分包聯系企業(項目)432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建筑業、批零業、服務業等重點企業全覆蓋,做到應包盡包、應助盡助。把“萬人助萬企”活動重心由紓困幫扶為主轉向促進企業轉型、服務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產業升級上來,以專業化、體系化、精準化服務助力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平臺建設和技術創新方面,積極引導幫助企業自建、聯建研發平臺,努力打造高級別研發平臺,提升企業研發能力。至目前,認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認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市級重點實驗室3家。
在數智化升級方面,已建成省市級研發平臺68家,其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7家,市級重點實驗室6家。健全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成功申報“專精特新”企業6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2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54家。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累計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智能車間4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工業設計中心5家。
走活“項目棋”激活“新動能”
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焊花四濺,建設者在鋼筋桁架間穿行,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生產車間,生產線高效運轉,各道工序銜接有條不紊地進行,把生產負荷值拉到最滿……初冬的驛城大地,一個個快速推進的項目激戰正酣,奏響了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號角。緊扣“跨越趕超、爭先進位、建成示范”總體要求和“加快打造‘一城四基地’、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目標定位,以重點項目求突破之舉、聚升級之能、謀增長之勢,全力以赴“搶”項目、“備”項目、“推”項目,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五年來,驛城區堅定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堅持精準化、鏈條化、數智化、優質化“四化”協同,有力促進驛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打造汽車零部件、現代電子信息等園區建設,實現由“筑巢引鳳”到“固巢養鳳”。
在開展精準化招商上,瞄準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組織開展“走出去”招商活動,聚焦產業布局,深入梳理產業鏈圖譜、招商目標清單等,開展“請進來”招商活動,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在實施鏈條化發展上,聚焦中國藥谷、國際農都等戰略部署,為全市發展賦能加力。聚力主導產業強龍頭、強配套、強協同,目前,裝備制造骨干企業6家,配套企業46家;食品加工骨干企業8家,配套企業41家;新能源骨干企業3家,配套企業10家。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攻方向,先后培育發展中橋半導體、力星激光等項目,實現了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聚力“產業鏈”全力“拼經濟”
“十四五”期間,驛城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在招商鏈、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四鏈協同上持續發力,高效推動項目建設擴量、提速、增效。
堅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發展模式,強化科技賦能、鏈式發展,圍繞打造中國高端專用車制造之都的目標,以裝備制造產業鏈和產業園標準廠房為載體,大力引進優質的配套型、互補型企業入駐。
深入推進工業提質行動,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支撐。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計劃,現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49家,已具備年產各類專用車10萬輛、汽車零部件鑄造和加工50萬噸、專用車配套件600萬件的生產能力,初步形成了行業規模較大、產業鏈條較全、增長潛力較強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目前,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優勢凸顯。十三香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傳統調味品生產工藝,實現了從“傳統手工坊”到“智能工廠”“無人車間”的轉變,其產品占據干粉市場的70%,讓中國味道香溢全球;中集華駿車輛通過實施機器換人、星鏈計劃,效率提升25%以上,訂單提升3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半掛車生產基地;鵬輝能源在工商儲能新賽道上起跑領跑,在鈉離子電池和固態電池研發生產上發力搶灘,成為全省重要的鋰電池生產基地。電子信息產業起勢成勢,先后培育發展中橋半導體等重點項目,帶動了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
錨定目標,再接續;校準航線,再出發。一個個發展前景廣闊、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點項目,蓄勢賦能、奮楫爭先,奏響了驛城區蓬勃發展的時代強音,構成了一幅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美麗畫卷。
(本版圖片由驛城區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