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廣東行,總書記指引經濟大省挑大梁
摘要: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釋放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的鮮明信號:“必須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11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這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后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也是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節點,總書記又一次來到廣東。
回顧過往,習近平總書記黨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是在廣東,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兩度赴粵。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
當前,各地正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未來5年的目標、任務和舉措。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在編制“十五五”規劃時要有高站位、大格局,體現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一)“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廣東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得風氣之先。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釋放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的鮮明信號:“必須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破解高質量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的“解題鑰匙”在深化改革,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治本之方”也在深化改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上所強調的,“注重運用改革辦法破解發展難題”。
“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抓好對內開放”……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廣東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社會活力。
(二)“久久為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即將共同舉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跨境賽事、智能通關等創新實踐充分彰顯大灣區融合發展成果。通過體育賽事,可以不斷拉緊精神紐帶,促進開放合作。
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對廣東來說既是重大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2024年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經濟大省處于區域發展戰略的關鍵節點和樞紐位置,用好用足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機遇,將更好發揮輻射帶動力。
“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效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系列部署,強調“廣東要發揮主力軍和火車頭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農業農村現代化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和成色。
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梅州,走進碩果累累的柚子林,同果農和農技人員親切交流,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要加強科技應用,推動農文旅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祝愿鄉親們“日子過得像金柚一樣又甜又美”。
“完善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引廣東以更大力度、更精準舉措,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四)“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其中一個著力點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對于廣東這樣一個地區生產總值連續36年居全國第一的經濟大省而言,要保持繼續走在前列的優勢,下苦功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自身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此行,習近平總書記察看了廣東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成果展示。在聽取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總書記強調:“著眼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經濟大省不僅指經濟塊頭大,更意味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肩負的責任大,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有更大的擔當。”
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東:“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進共識、增強信心、增添干勁”“不斷取得現代化建設新成效”。
策劃:陳凱星、張曉松
主編:王軍偉、朱基釵、林暉
主筆:胡浩、嚴賦憬、馬曉澄
視覺:朱思明、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廣東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