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瞬間|黃澄澄的柚子,沉甸甸的牽掛
摘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廣東,分別到粵西、粵北關心鄉村特色產業,牽掛的是扎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讓廣大農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從湖南菖蒲塘村到廣東南福村,不斷延長的柚子產業鏈,見證著傳統農業不斷邁向科技化、智能化現代農業的深刻變遷。

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考察南福金柚種植基地,了解當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情況。
新華社記者定格了這樣一個瞬間——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正值豐收時節,南福村黃澄澄的柚子掛滿枝頭,總書記走進柚子林,同鄉親們親切交流。
這一幕,令人想起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來到湘西州鳳凰縣菖蒲塘村,了解村里扶貧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在成片的柚子林中,總書記親手幫村民摘下兩個柚子。
彼時,指導脫貧,如今,謀劃振興。光陰流轉,不變的是質樸情懷,一樣的重農本色。
跨越10多年,兩次看柚子,“三農”工作重心已經實現歷史性轉移。從脫貧攻堅到鄉村全面振興,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都是關鍵。
“黨的二十大閉幕后,我第一次外出考察去了陜西延安、河南安陽看鄉村振興,一路思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說。
在山東棗莊考察石榴種植園,提出“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來到甘肅了解花牛蘋果,強調“要加強品種保護和培育,優化種植方式,創新營銷模式”;走進湖北咸寧的蔬菜長廊,指出“關鍵是提高生產力……”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把脈開方,謀劃農業現代化之路。
前不久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和成色”,并對分類有序、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
從時間上看,此次到廣東,是四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十四五”即將收官,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
當此之時,總書記再次深入農村、聚焦農業產業,傳遞鮮明信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決不能松勁歇腳。“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要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
從地點上看,2023年4月,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選擇廣東,走進茂名察看荔枝特色產業,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對于經濟大省,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殷切期望:“經濟大省發展得快一些,理應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廣東,分別到粵西、粵北等地關心鄉村特色產業,牽掛的是扎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讓廣大農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此次總書記考察的南福金柚種植基地,陳列著柚子護膚品、飲料、文創等產品,濃縮著當地多年來在種植標準化、產業鏈條化、銷售多元化等方面蓄勢發力,推動品質做優、品牌做大的生動實踐。
從湖南菖蒲塘村到廣東南福村,不斷延長的柚子產業鏈,見證著傳統農業不斷邁向科技化、智能化現代農業的深刻變遷。
今天,黃澄澄的柚子映著燦爛笑臉,鄉親們干勁更足,走在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上。
策劃:陳凱星、張曉松
主編:王軍偉、朱基釵、林暉
主筆:黃玥、胡夢雪、馬曉澄
視覺:金小茜、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廣東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