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間藝術合作社:守護鄉村記憶 傳承文化根脈
摘要:這些節目均由合作社演員自編自排,有的演員跟著村里的老藝人學過多年豫劇基本功,有的擅長把村里的新鮮事編成小品,大家利用農閑時間反復打磨,讓每一個節目都帶著煙火氣。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朝)近日,市開發區開源街道大魏莊村的文化廣場上,一場場“帶著泥土味”的演出在這里舉行,該村民間藝術合作社的演員們,連續多日為鄉親們送上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小品表演
每到傍晚,大魏莊的文化廣場便熱鬧起來,村里的老人們拎著小馬扎早早占好前排座位、孩子們牽著大人的手蹦蹦跳跳,周邊村落的村民也聞訊而來,騎著電動車、開著代步車穿梭在村道上,只為趕上這場“專屬鄉村的演出”。

合作社演員自編自排的小品
舞臺上,沒有華麗的燈光布景,卻有最接地氣的鄉土情懷。豫劇《穆桂英掛帥》選段一開唱,熟悉的梆子聲、婉轉的唱腔便勾起了村民的回憶,臺下不時有人跟著輕和;反映鄰里互助的小品,臺詞滿是村民熟悉的方言俚語,逗得大家笑聲連連;歌舞表演的旋律,也融入了鄉村勞作的節奏,唱出了生活的韻味。這些節目均由合作社演員自編自排,有的演員跟著村里的老藝人學過多年豫劇基本功,有的擅長把村里的新鮮事編成小品,大家利用農閑時間反復打磨,讓每一個節目都帶著煙火氣。

觀眾聚精會神地觀看
正當現場氛圍漸入佳境時,市區開源湖舞龍隊的演員們也趕到現場,為演出助興。悠揚的民樂旋律驟然響起,幾條色彩艷麗的彩帶龍在演員手中“活”了起來:時而騰空躍起、時而俯身盤旋,翠綠與鮮紅的彩帶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
“以前農閑時大家要么在家看電視,要么湊一起閑聊,現在有了合作社的演出,還有城里來的舞龍隊,不僅熱鬧,還能聽豫劇,真高興!”看完演出的村民魏大爺笑著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