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老人6小時3次意識喪失!永久起搏器為他“植”入新生
通訊員 王丹
近日,市中心醫院多學科高效協作,爭分奪秒搶救了一位6小時喪失3次意識的63歲老人,并成功為其植入永久起搏器,搶救了患者生命。

日前,63歲的范先生在家中突然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口唇紫紺,持續1分鐘緩解,繼之出現胸痛、惡心嘔吐,伴頭暈、呼吸不暢,家人緊急將他送往當地醫院。就診期間,范先生又兩次突發意識喪失,每次持續5-10秒,病情反復,救治刻不容緩。隨后,轉院至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接到轉診信息后,提前調配心電監護儀,備好急救藥物。當范先生抵達醫院時,急診科醫護人員早已嚴陣以待,第一時間將他接入搶救室,同步連接心電監護。心電圖顯示:范先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伴長RR間期,最長達64秒。
在與家屬充分溝通病情后,清晨7點,范先生便被推送至介入手術室,接受臨時起搏器植入術。通過體外臨時起搏裝置,維持心臟正常跳動,為后續治療爭取時間。術中,范先生血壓持續偏低,醫護團隊同步使用升壓藥物維持循環穩定。隨著起搏器參數調試完成,監護儀上原本紊亂的心率逐漸變得規律,范先生的意識也恢復清醒,胸痛、頭暈的癥狀明顯緩解。
術后,范先生第一時間轉入心血管重癥醫學科(CCU),24小時嚴密監護。醫護團隊持續給予吸氧以保障心肌供氧,利用藥物修復心肌損傷,同時根據血壓變化調整藥物劑量,還針對性使用抑酸藥物保護胃黏膜,避免應激性潰瘍。
在此期間,家屬看著仍需依賴臨時起搏器的范先生,心中滿是擔憂,后找到心血管內一科負責人劉新鋒咨詢后續治療方案。

“想要解決心臟傳導問題,建議植入永久起搏器——它能像‘人工心臟節律器’一樣,持續發出穩定電信號,保證心臟規律跳動,而且現在的雙腔永久起搏器能模擬正常心房、心室收縮順序,術后生活質量不受影響。”劉新鋒耐心接待家屬,結合范先生的檢查報告詳細解釋,專業又通俗的講解讓家屬徹底放下顧慮。待范先生生命體征平穩,便轉入心血管內一科普通病房,為永久起搏器手術做準備。
經術前評估,由劉新鋒帶領心血管內一科手術團隊,為范先生實施手術,采用局部浸潤麻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術中植入雙腔起搏器,能同時模擬心房、心室的生理跳動節奏,讓心臟泵血更符合人體自然規律,避免單腔起搏器可能引發的心房心室收縮不同步問題,極大提升術后生活質量,整個手術僅1小時便順利結束。
術后,心血管內一科醫護團隊每日為范先生的傷口換藥,細致觀察有無紅腫滲液。劉新鋒帶領團隊每日查房時,也會細心觀察范先生的傷口恢復情況和身體狀態。一周后,范先生復查顯示:起搏器起搏與感知功能一切正常,傷口愈合良好,順利達到出院標準。
從急診科的極速響應,到CCU的嚴密監護,再到心血管內一科的精準手術,范先生的康復,不僅見證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多科室的高效協作,更體現了心血管內一科“急慢分治、精準施策”的專業實力。
劉新鋒提醒,一旦出現突發意識喪失、持續胸痛、頭暈黑矇,尤其是伴隨四肢冰涼、血壓下降等休克前兆時,務必送往正規醫院,“黃金救治時間”就是與時間賽跑,早一分鐘治療,就多一分康復希望!
責任編輯: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