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與你溫暖同行
摘要:于是,《大林農民聽課忙》《一次特別的會議》等一篇篇鮮活的稿件在《駐馬店日報·星期天刊》刊登,《大林鄉黨員掛上自警牌 責任意識強起來》等一批富有可讀性的稿件在《駐馬店日報·周末版》刊登。掐指算來,從1990年與《駐馬店日報》相識,貼心相扶直到今天,已36年。
36年,與你溫暖同行
□ 陳 健

圖為作者提供的剪貼材料。
1986年2月,《駐馬店報》猶如一顆新星,在駐馬店的文化夜空中悄然升起。同年7月,我初中畢業,前路茫茫,不知該向何方。如今回望,那時對文學的執著,如種子般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農閑時,我如饑似渴地游走在書籍的字里行間,汲取著成長的養料。每晚,我熬到半夜,也要寫一篇或長或短的日記,字里行間滿載著我的心聲、渴望及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1990年,經一位老師介紹,我與《駐馬店日報》結下了不解之緣。見到她,我如獲至寶,那些帶著墨香的文章,如同久違的故交,親切而富有感染力。原來,挖掘身邊小事也能登報。這一發現,讓我興奮不已。我照葫蘆畫瓢,寫了篇有關當地一個村設立衛生獎的“豆腐塊”文章,用平信寄出。6月19日,這篇小稿子竟在《駐馬店日報》一版刊登了,還配發了“一個值得推廣的好經驗”編者按。那一刻,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后,我常將身邊有價值的人和事當作素材,成稿投遞,多有采用,這讓我更加堅定了寫作的信念。
1994年5月,我成為正陽縣大林鄉的一名臨時宣傳員,從事宣傳報道和信息上報工作。雖然每月只有60元的微薄薪水,但我倍感珍惜。
1997年,我采寫的《大林鄉精減“村官”近百人 農民“減負”二十萬》稿件在《駐馬店日報》二版頭條刊登,編輯還專門配發點評,讓我倍感振奮。隨后,《大林鄉農民不建住房建豬舍》《大林鄉投資改善辦學條件》等數十篇有分量的稿件相繼見報,為那個時代留存下永恒的記憶。這些稿件,不僅記錄了大林鄉的發展變遷,也見證了我寫作能力的提升。
《駐馬店日報·周末版》《駐馬店日報·星期天刊》的鮮活文章讓我印象深刻。那時,《駐馬店日報》的編輯經常鼓勵我多看看上面的文章,試著多學學寫這方面的稿件。他的鼓勵,如春風化雨般成為我前行的動力。于是,《大林農民聽課忙》《一次特別的會議》等一篇篇鮮活的稿件在《駐馬店日報·星期天刊》刊登,《大林鄉黨員掛上自警牌 責任意識強起來》等一批富有可讀性的稿件在《駐馬店日報·周末版》刊登。這些稿件,讓我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近年來,我傾心文藝創作,散文、隨筆也在副刊版上慢慢展現。
掐指算來,從1990年與《駐馬店日報》相識,貼心相扶直到今天,已36年。36年爬格子的路上,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她的溫暖。我深知,是文字串聯起了我們的友誼。此生,我將會一直與她永相隨、常相伴。
【作者簡介】陳健,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多篇散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刊登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檢察日報》《河南日報》《青年文學家》等報刊,出版有文學專集《夜靜捫心》。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