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河南周口:打造現代農業試驗田
摘要:目前,鄲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玉米、小麥種植為基礎,形成了涵蓋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倉儲物流、初加工等的全產業鏈產業集群,依托玉米精深加工乳酸—聚乳酸—可降解制品,打造世界最長產業鏈,全面提升玉米精深加工乳酸全產業鏈產品附加值10倍以上;
◇目前,周口市已認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71個,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9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打造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農業產業強鎮21個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翟濯

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科 研人員在周口國家農高區科研試 驗田中對優良品種小麥進行測產 受訪者供圖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升級農業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
作為主體功能區的農產品主產區,周口市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率先建成農業強市“七個專項行動”之一,多策并舉,強力推進,有力帶動了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品牌培育助推產業提質增效
眼下,正值茄子成長成熟的關鍵時期。在周口市扶溝縣安冠智慧農業產業園的玻璃溫室大棚內,上萬株茄子已陸續結果,豐收在望。
扶溝縣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適宜蔬菜生長的氣候條件,全縣16個鄉鎮蔬菜種植面積達52萬畝,從業人員12.36萬人,年產蔬菜270萬噸,產值46.8億元。
“沒有品牌,只做‘大眾貨’,農產品難實現溢價。”河南安冠智慧農業負責人樊建國有感而發。他的公司曾以蔬菜批發為主,受市場、氣候等風險影響,有時難做到薄利多銷。
2020年起,樊建國推進瓜果蔬菜品牌建設,“與河南農大、農科院等合作,培育推廣12個‘名特優新’果蔬品種,扶溝青茄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黃瓜、茄子等6種獲綠色食品A級認證。”有了品牌背書,大型商超主動進貨,部分還設專柜并聯網直播,消費者可看棚內生產情況。
“圍繞扶溝蔬菜產業,我們加強商標品牌指導工作,幫助菜農打造特色品牌,延長產業鏈條。”周口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聚焦區域農產品商標服務,周口市為扶溝蔬菜產業提供商標注冊輔導、地理標志商標運用指導等個性化服務;幫助扶溝縣蔬菜行業協會、產業園區制訂“扶溝蔬菜”區域公共品牌創建工作方案,申請注冊“扶溝蔬菜”集體商標,構建以“扶溝蔬菜”為母品牌、以“扶溝辣椒”“扶溝西瓜”等為子品牌的“母子品牌”結構,促進“扶溝蔬菜”區域公共品牌產業規模化、綠色化、特色化發展。
目前,扶溝縣已成功培育特色農產品商標384件,涵蓋蔬菜、瓜果、糧油、奶業等,32家蔬菜龍頭企業均有自主品牌。
品牌化已成為周口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扶溝蔬菜、沈丘槐山羊、商水玫瑰……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正脫穎而出。
科技創新打造農業創新“搖籃”
在周口國家農高區10萬畝高標準農田里,冬小麥種子剛播種,一場關乎糧食安全的“科技革命”正悄然進行。
今年3月,由周口國家農高區管委會主辦的河南農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農高區首席專家許為鋼表示,公司將以“小麥芯片”為驅動,推動農高區農業生產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
近年來,周口市委、市政府錨定“三區”(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黃淮平原現代農業示范區、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典范區)目標,加快推進農高區建設。目前,農高區已累計繁育推廣小麥新品種31個,發展鄭麥、周麥等系列優良品種種子田100萬畝,建設省級研發平臺46個,培育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9家,取得國家發明專利78項,8項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
河南省作物高效生產與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福麗向記者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們研發的微生物菌肥,通過菌株改造,有針對性地挖掘活性物質的增效功能,能在減施化學肥料的情況下,提升小麥根系活力,減少病害發生,實現品質和產量的雙提升。”
使用微生物菌肥的小麥根壯葉密、墨綠層疊,較對照小麥畝均增產100多斤。“如今,種田用的科技產品是咱莊稼人的‘金疙瘩’,讓小麥既高產又能賣上好價錢,兩頭甜。”鄲城縣種糧大戶賈云飛說。
如今的周口農業,“鎬鋤鐮犁”逐漸退場,智能化的“金戈鐵馬”走進農田,科技進步正為傳統農業注入新動能。
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90后“新農人”劉記森的實踐,展現了科技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力量。大學畢業后,他創新采用多種模式開展糧食生產全產業鏈托管服務。“科技讓農業從‘靠天吃飯’變為‘知天而作’。”劉記森說,合作社通過精準施肥、智能灌溉、無人機植保等技術,幫助農戶節本增效。
集群發展構建現代農業體系
走進位于河南鄲城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丹科技”)展廳,各類以玉米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令人目不暇接。
金丹科技是一家以玉米為原料,采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乳酸,并進一步加工成丙交酯、聚乳酸的高新技術企業。
“金丹科技深耕乳酸行業40余年,憑借在乳酸及其衍生產品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優勢,已建成‘玉米——淀粉——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制品’的綠色循環產業鏈,不僅幫助當地農民穩定了玉米銷售渠道,我們還通過以商招商等方式,推動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裝、醫療、3D打印等領域的應用,形成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集群。”金丹科技總經理石從亮表示。
目前,鄲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玉米、小麥種植為基礎,形成了涵蓋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倉儲物流、初加工等的全產業鏈產業集群,依托玉米精深加工乳酸——聚乳酸——可降解制品,打造世界最長產業鏈,全面提升玉米精深加工乳酸全產業鏈產品附加值10倍;做精小麥加工,擴大各種專用面粉、風味面粉、營養強化小麥粉、復配專用小麥粉等提升產品附加值1.5倍。
在商水,該縣通過采取“合作社農場+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種植紅薯面積10萬余畝,形成了一條集育苗、種植、收購、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紅薯全產業鏈,“紅薯經濟”已成為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為做足做活“土特產”這篇大文章,周口市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構建種養有機結合,集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
“集群發展優化了產業布局,強化了企業間的協同效應。”周口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周口市已認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71個,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9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打造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農業產業強鎮21個;培育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551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9家、省重點龍頭企業92家。
(《瞭望》2025年第42期)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