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一站式”解紛織密基層治理平安網
摘要:原來,王某與外地客商因農產品收購款產生糾紛,綜治中心了解情況后,啟動“流動調解”機制,聯合市場監管部門上門取證、現場調解,3天內便為王某追回欠款8萬余元。
記者 耿楊揚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矛盾糾紛化解是基層治理的“必答題”。近年來,上蔡縣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創新機制、整合資源、下沉服務,構建起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交出了一份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亮眼答卷。
整合資源:從“分散作戰”到“握指成拳”
走進上蔡縣綜治中心,引導受理區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服務流程,多元化解區的調解室里不時傳來群眾的交談聲,指揮調度區的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控全縣矛盾糾紛動態。這個集綜治、信訪、司法等27個單位和16個行業性調委會于一體的“矛盾化解綜合體”,打破了以往部門“各管一段”的壁壘,形成了“1+16+27”的協同作戰格局。
“以前解決鄰里糾紛,可能要跑派出所、司法所等好幾個地方,現在綜治中心‘一站式’服務,連法律咨詢帶調解,半天就有了結果。”家住蘆崗街道的居民李某感慨道。今年6月,他因鄰居張某遛狗未牽繩導致腿部被咬傷,雙方因賠償金額爭執不下。來到綜治中心后,工作人員立即啟動“三源共治”機制,聯合法律服務團和心理疏導員介入,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
據統計,綜治中心自規范化運行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944件,成功化解871件,化解率達92.27%,群眾滿意度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
創新機制: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
“矛盾化解,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上蔡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在綜治中心建設中,突出“預防為先”理念,將脫貧攻堅網格化管理與“一村一警”機制深度融合,組織網格員、調解員、治安主任等力量,對婚姻家庭、鄰里關系、征地拆遷等重點領域開展“拉網式”排查。
今年3月,洙湖鎮網格員在走訪中發現,兩戶村民因宅基地排水問題積怨已久,隨時可能引發沖突。綜治中心接到線索后,立即指派土地資源行業調委會介入,通過“以案說法+情感疏導”的方式,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最終不僅解決了排水難題,還促成兩戶簽訂了《鄰里互助協議》。
數據顯示,通過“排查-預警-化解”閉環機制,上蔡縣今年已有效預防民轉刑案件32起,矛盾糾紛平均化解周期縮短至5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40%。
下沉服務:從“群眾跑腿”到“服務上門”
“感謝綜治中心的同志,大老遠跑來幫我們調解,不然這事兒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時候。”近日,楊集鎮村民王某握著調解員的手連聲道謝。原來,王某與外地客商因農產品收購款產生糾紛,綜治中心了解情況后,啟動“流動調解”機制,聯合市場監管部門上門取證、現場調解,3天內便為王某追回欠款8萬余元。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上蔡縣在361個村(社區)設立綜治工作站,配備專職調解員和法律顧問,對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調解”服務,對復雜糾紛實行“縣鄉聯動”調處。今年以來,全縣村級綜治站共化解鄰里、土地等“微糾紛”600余件,占糾紛總量的63%,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從“分散治理”到“系統治理”,從“問題導向”到“源頭治理”,上蔡縣綜治中心以規范化建設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用數據和實效詮釋了“小中心”撬動“大平安”的治理智慧。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