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用鄉土智慧化解村民糾紛
摘要:2024年3月,村民程某新與程某林因建墻頭起爭執,楊志剛又第一時間介入,不僅讓雙方達成“建房留50公分滴水、銀杏樹定型后移栽”的協議,更贏得了村民的認可。
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水濤 陶文友
在新蔡縣彌陀寺鄉程小寨村的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時而俯身傾聽村民訴求,時而俯身查看辣椒長勢,時而在村民家中耐心調解矛盾。他就是新蔡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新蔡縣人民法院派駐程小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志剛。從法院干部到駐村第一書記,他帶著法律人的理性與調解員的智慧,讓曾經的重點管理村變為零糾紛村,更帶領村民種出了致富的紅辣椒,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留下了堅實足跡。

楊志剛(右一)正在調解群眾糾紛。 (資料圖片)
“矛盾不隔夜,糾紛早化解”,這是楊志剛駐村后給自己定下的規矩。作為新蔡縣人民法院派駐干部,他深知法治是鄉村治理的基石,探索推行“三訪三調”工作法:日常走訪村民,確保矛盾早發現,避免糾紛再升級;聯動協調查找根源,推動問題徹底解決。為摸清村情民意,他堅持每日走訪5戶村民,蹲點調解矛盾,一點點化解村民對干部的不信任,重建干群連心橋。
在程小寨村,一起持續10年的宅基地糾紛曾是“老大難”——因界線不清,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矛盾逐年加深。楊志剛接手后,沒有急于下結論,而是沉下心查閱歷史資料、走訪十余位知情人,他還聯合鄉國土所反復研判,終于找到突破口。他采用“背靠背”調解法,先分別與雙方溝通疏導,逐步縮小分歧,再組織面對面協商,最終促成和解。2024年3月,村民程某新與程某林因建墻頭起爭執,楊志剛又第一時間介入,不僅讓雙方達成“建房留50公分滴水、銀杏樹定型后移栽”的協議,更贏得了村民的認可。
為構建長效調解機制,楊志剛還推動村里建立完善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紅色調解隊”、開設“村民說事會”,讓群眾成為矛盾化解的主角。他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培養25名法律明白人,讓法治精神扎根鄉村。如今的程小寨村,遇事找書記變成了遇事先商量,村民自治能力顯著提升,成功化解宅基地、土地流轉等矛盾糾紛18起,矛盾糾紛同比下降62%,實現零越級上訪。
“光解決糾紛還不夠,讓村民富起來才是根本。”在維護鄉村和諧的同時,楊志剛始終把產業發展放在心上。他發現村里的新蔡縣俊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發展辣椒產業的潛力,便主動上門提供幫助:不僅為合作社解讀政策、提供法律支持,還協助規范土地流轉程序,解決土地使用權糾紛,為辣椒產業發展掃清障礙。
天有不測風云,2024年,辣椒田面臨缺水困境,楊志剛立刻組織村民疏通灌溉渠道,日夜守在田間確保水流暢通;汛期來臨,他又第一時間查看苗情,帶領群眾挖溝排澇,全力保住辣椒苗。他說:“地里的莊稼就是村民的希望。”只要有空他就往辣椒地里跑,了解辣椒生長情況、傾聽農戶困難,幫著解決肥料采購、銷路對接等問題。在他的幫扶下,合作社的辣椒產業穩步發展,小辣椒變成了村民手中的“致富果”,帶動更多農戶實現增收。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就得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楊志剛始終牢記代表使命,把村民的“急難愁盼”放在首位。他關注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從道路硬化到水利設施修繕,從文化廣場建設到路燈安裝,每一個民生項目他都親力親為——前期調研征求意見,中期監督項目進度和質量,后期跟進使用情況,確保項目真正惠及村民。
如今的程小寨村,道路平坦整潔,路燈照亮街巷,文化廣場上村民載歌載舞,茶余飯后的話題也從“家長里短”變成了“產業發展”“家園建設”。但楊志剛依舊保持著每日走訪的習慣,他常說:“鄉村振興不只是經濟發展,更是人與人的和諧共處,是法治精神在鄉村振興中的生動實踐。我的責任,就是繼續服務好群眾,為程小寨村的美好明天添磚加瓦。”
從重點管理村到零糾紛村,從窮洼地到致富地,楊志剛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專業化解矛盾,用實干推動發展。這位從法院來的駐村書記,正以自己的堅守與擔當,帶領程小寨村在和諧與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