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女童誤吞硬幣 醫生取錢有術”化險為夷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魏麗
近日,3歲的桐桐(化名)因誤吞一枚5角硬幣,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就診歷程。
事發當天,桐桐在玩耍時不慎將硬幣吞下。家長發現后立刻將她送至附近醫院檢查,影像顯示硬幣位于胃內,由于邊緣圓鈍,接診醫生判斷有自行排出的可能,建議先回家觀察。然而連續觀察7天后,硬幣仍未見排出,孩子還出現了腹脹癥狀。焦急的桐桐媽媽想起,同小區曾有小朋友因誤吞發卡,在駐馬店廣濟心血管病醫院內鏡室成功取出。于是,她帶著桐桐來到該院就診。

經CT檢查,硬幣仍停留在胃內,未見移動。該院內鏡室主任尚明巖指出,異物在胃內滯留時間過長,可能引起胃黏膜損傷,甚至導致穿孔或出血,必須盡快通過胃鏡取出。
尚明巖說,胃鏡下取異物具有操作簡便、創傷小、并發癥少、成功率高等優點,是目前處理食管及胃內異物的首選方式。情況緊迫,尚明巖在與家長充分溝通后,決定立即為桐桐施行胃鏡下金屬異物取出術。考慮到患兒年齡小,尚明巖提前聯系麻醉科,小兒科制定了周密的麻醉及手術方案。
術中,胃鏡順利定位到硬幣“藏身”位置,發現異物緊貼胃黏膜,局部黏膜已出現充血。內鏡下,尚明巖小心翼翼用異物鉗將硬幣取出,整個過程順利流暢,孩子家長懸著的心終于落下。
尚明巖提醒各位家長加強看護,將硬幣、紐扣電池、磁力珠、發卡、戒指等小物件放置在幼兒無法觸及的地方;及時就醫,一旦發現或懷疑孩子誤吞異物,請勿使用喝醋、吞飯團等土方法,應立即讓孩子禁食禁水,并盡快攜帶類似異物樣本到醫院就診;選擇專業醫療機構,務必選擇具備兒童救治能力和多學科協作經驗的醫院,為孩子爭取最安全、有效的治療。
責任編輯:侯飛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