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熱潮奔涌 曹魏故都煥發新彩
摘要:對內,許昌深化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收入差距,打造共同富裕的“許昌樣本”。許昌堅持生態優先、共建共享,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奮進的河南——決勝“十四五”丨曹魏故都煥發新彩
□本報記者 王平
48秒,你能做什么?刷一下朋友圈,還是等一杯咖啡?
9月16日,走進許昌萬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AI牛肉面吧”,從自助下單、掃碼支付、智能一體機啟動,到面粉自動生成面條、煮熟、配料,最快只需48秒,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刀削面就放在了面前。
作為主食機械制造行業的龍頭,萬杰智能將數字技術嵌入傳統產業,生產的智能制面機遠銷北美、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近日又順利挺進歐洲市場。
行走在曹魏故都,智能制造熱潮奔涌,“許昌速度”令人驚嘆。
許昌德通振動的混凝土振動攪拌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沃正實業的小型農業機械裝備生產技術全國一流;遠東傳動軸的高品質汽車傳動軸獲得歐美市場的“通行證”……這些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行業領軍企業,為許昌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向“智造”轉變,向“高端”邁進。今朝許昌,1.2萬家工業企業“云端”起舞,4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市場弄潮,工業競爭力穩居全省第3位,綜合創新指數居全省第2位,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量居全省第2位,綜合實力居全省第一方陣。
經濟有活力,魅力漸綻放。曹魏古城樓榭重重、文脈悠長,再現了1800多年前的許都繁華景象;神垕老街文旅融合、古香古色,引來游人如織;北海公園、鹿鳴湖游園碧波蕩漾、景色宜人,成為市民健身游園的好去處;商超界“天花板”胖東來讓“賣場變景區”,鄭許市域鐵路一年運送旅客超1200萬人次……許昌城市宜居度居全省首位,文化產業綜合競爭力居全省第3位。
以“古”聞名,以“新”出彩。許昌,這座因“魏基昌于許”而得名的城市,以敢為人先的勇氣、改革創新的銳氣、兼容并蓄的大氣、求真務實的底氣,全面貫徹落實“兩高四著力”重大要求,統籌推進“兩融五城四躍升”,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齊頭并進,在高質量發展的一江春水中奮楫爭先。
促進“兩融”,美好期“許”。對內,許昌深化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收入差距,打造共同富裕的“許昌樣本”。對外,主動融入鄭州都市圈,強化產業對接、交通對接、生態對接、平臺對接,探索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新機制;高質量建設許港產業帶,以國家高新區為依托的芙蓉湖現代服務業創新圈,以國家高新區、許昌智慧島等創新平臺為依托的中原電氣谷和以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等為依托的中原生命健康谷等“一帶一圈兩谷”,助力打造鄭(港)汴許主引擎,在服務大局中實現許昌更好更快發展。
向“新”而行,產業蝶變。許昌圍繞“智能電力的龍頭之城”等“五城”建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搶占發展“智”高點。2024年,許昌電力裝備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400億元,在全省首屈一指。
宜居之城,家園美好。許昌堅持生態優先、共建共享,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15分鐘健身圈”“15分鐘醫療圈”等一個個“民生圈”不僅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這座綠蔭覆蓋、花香四溢的城市,正從環境優美的生態家園向近悅遠來的生活樂園跨越。
鄉村振興,畫卷舒展。許昌以接力10余年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程、持續9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和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激發鄉村活力,扮靚美好家園,在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年度考核中排名前列。
許昌,這座活力與魅力兼具、古韻與新風并存,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城市,穿過千年歷史塵煙,正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