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故事丨80多年前的一次生死救援 習近平深受感動
摘要:對于維尼提出在舟山建立“里斯本丸”號營救紀念碑的設想,習近平也在信中回復:“我已指示有關部門進行研究”。(圖片來源:舟山發布) 今年5月,維尼等18名“里斯本丸”號沉船事件英軍戰俘后代前往中國,參加了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揭幕儀式。維尼說。
2024年6月,浙江舟山東極島附近海域的一艘船上,75歲的丹妮絲·維尼和同船的人們一道,將手里的白色花瓣撒向大海。

“里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后人將白色花瓣撒向蔚藍的大海。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1942年10月,日軍征用“里斯本丸”號客貨船押運1800多名英軍戰俘從香港返回日本。因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未在船上懸掛任何運送戰俘的旗幟或標志,該船途經浙江舟山東極島附近海域時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沉船時刻,日軍不但不及時施救,反而射殺逃生人員。生死關頭,東極漁民冒死營救,一次次劃著小舢板沖入槍林彈雨,先后救起384名英軍戰俘,其中就有維尼的父親丹尼斯·莫利。

“里斯本丸”號沉沒事件復原圖。
“我父親總是說,漁民們是英雄。他說,如果沒有中國漁民,他就活不下來,也就不會有我了。全世界都應該知道,這些漁民是偉大的英雄。”
2022年,適逢“里斯本丸”號事件80周年,丹妮絲·維尼給習近平主席寫信,表達了家人對中國漁民的感念之情:“1942年舟山漁民的英勇事跡不朽。我由衷地希望在那里也能建一座紀念碑,讓我的家人和英國的朋友們可以去那里,向英勇的漁民和800多名葬身大海的英軍士兵致敬。”
不久后,習近平主席的復信送到了維尼家中。
“我曾在浙江工作,多次去過舟山,對這段歷史很熟悉,也深受感動。”習近平在信中說。

2006年9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看望當地漁民。(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期間就專門講述了“里斯本丸”號營救的故事。他強調,中英兩國人民在戰火中結下的情誼永不褪色,成為兩國關系的寶貴財富。
對于維尼提出在舟山建立“里斯本丸”號營救紀念碑的設想,習近平也在信中回復:“我已指示有關部門進行研究”。
言出必行,2024年12月,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落成儀式在當年救援的現場——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青浜島舉行。
紀念碑上,鐫刻的兩只大手緊緊相握,一如80多年前勇敢的東極漁民伸手拉住遇險的英軍戰俘。

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圖片來源:舟山發布)
今年5月,維尼等18名“里斯本丸”號沉船事件英軍戰俘后代前往中國,參加了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揭幕儀式。
“我無法用語言形容當時的心情,我終于可以告慰父親,他的心愿實現了:東極漁民的壯舉將被永遠銘記和傳頌。”維尼說。(任佳暉)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我國婦女事業發展水平全方位躍升
-
時政微視頻|以行踐諾,讓女性人生出彩
-
10月13日早報
-
“每一位婦女都是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斗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推動新時代婦女事業發展和婦聯工作紀實
-
書寫美美與共的時代新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系列述評之四
-
青春華章丨26年前的一場臺風 堅定習近平治水決心
-
第一觀察|總書記激勵巾幗之花綻放新時代
-
特稿|為促進全球性別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注入新動力——國際社會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婦女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出版發行
-
時政微觀察丨樹立全球婦女事業發展新的里程碑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