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穩、農旅活、村民富!葉縣農文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摘要:展望未來,葉縣將加大政策扶持與科技賦能,擴大智慧農業覆蓋面,培育特色農產品。同時深化 “農業 + 文旅” 模式,打造更多精品項目,完善加工產業鏈,推動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讓鄉村振興畫卷愈發絢爛。
頂端新聞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寧璐璐
“這幾年村里變化太大了,路好走了,環境美了,來玩的人越來越多,咱們日子也越過越有奔頭!”7月18日,在葉縣仙臺鎮,村民張昊感慨道。
作為農業大縣,葉縣緊扣“農村穩定、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目標,在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的基礎上,深挖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以農文旅融合為抓手,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仙臺鎮硒麥小鎮是農文旅融合的典范。依托3萬畝高標準農田,將農耕文化與旅游體驗深度結合,游客可漫步金色麥浪間賞田園風光,也能參與從播種到收割的農事活動。針對不同群體,小鎮開發了歡樂農園親子體驗、觀景臺攝影采風等項目,耕讀書屋、麥田民宿等設施提供沉浸式體驗,音樂會、民俗展等活動更添文化味。據仙臺鎮黨委書記李帆介紹,硒麥小鎮年接待游客達100萬人次,為當地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產業升級是鄉村振興的根基。任店鎮寺西村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里,25座溫室大棚配備自動化控溫與水肥一體化系統,工作人員通過遠程監測精準調控作物生長環境。產業園采用“公司 + 農戶”模式,涵蓋智慧農業、種苗繁育等五大功能區,棚內蔬菜通過科學輪作實現“一地多用、一年多收”,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葉縣還著力延伸農業產業鏈,扶持農產品加工業。久星科技以韭菜種質資源為基礎,培育優良品種并開發出韭花醬、韭菜掛面等產品。如今,葉縣特色農業園區遍地開花,形成層次分明的產業格局,推動農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農文旅融合讓鄉村煥發新活力。當地農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模式,變身旅游從業者、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實現增收。曾經沉寂的鄉村,因產業興旺而熱鬧起來,生態環境愈發優美,村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展望未來,葉縣將加大政策扶持與科技賦能,擴大智慧農業覆蓋面,培育特色農產品。同時深化“農業 + 文旅”模式,打造更多精品項目,完善加工產業鏈,推動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讓鄉村振興畫卷愈發絢爛。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