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語丨改革為人民
摘要:“要把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來抓”“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
“醫藥費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每到基層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常常和老百姓拉家常、話民生,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在習近平總書記謀劃和推進改革的全過程各方面,“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得到生動體現。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起讀懂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人民觀”。
改革為了人民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番鏗鏘有力的話直抵人心。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改革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個“人”字。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改革,一頭連著“政”,一頭牽著“民”。“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70多次中央深改委(領導小組)會議,2000多個改革方案,大寫的“人”字貫穿始終。一件件關乎百姓福祉的大事小情,成為改革的關注點、發力點。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強調,“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使改革能夠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依靠人民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在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2016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考察,看著當年18戶農民按下紅手印的“大包干”契約感慨不已:“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
“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100多次到基層考察,在一次次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中,找到改革破題的思路,凝聚起奮進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改革措施帶領人民前進,善于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張。”
新征程上,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依靠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我們要眼睛向下,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時深刻指出。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增進共識。要充分調動全黨全國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2024年5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改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團結一致攻堅克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改革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也是改革開放事業的奮斗目標。
2015年2月,十八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要把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來抓”“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新時代以來,一系列既有針對性又有含金量的重大改革舉措推出,事關民生福祉的改革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變化。
在上海,大學畢業工作沒幾年的鄭嵐予熱情地將總書記迎進自己租賃的新居:“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在上海有了一個家。”
在湖南,“90后”返鄉大學生、種糧大戶陳帥宇在田間對總書記說:“現在國家對種糧的支持力度很大,我們越干越有勁了!”
在河北,社區居民李敬和的女兒李紫涵在回遷房里告訴總書記,雄安新區成立后,北京的中學校長來了、老師來了,如今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
2024年5月,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當有學者發言提到“接下來的這輪改革,力爭讓更多群體有更強的獲得感”時,習近平總書記贊許道:“這句話正是點睛之筆,老百姓的獲得感是實實在在的。”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深化改革就擁有了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最澎湃的動力。
監制:梁昌杰
策劃:岳小喬
撰文:劉杰
海報:王宇峰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