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③ | 教育+科技+人才=?

2025-07-18 10:39 來源: 河南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習近平

“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習近平

61

62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魏劍 李英華 樊雪婧 尹江勇

教育、科技、人才,這3個詞碰撞在一起,會產生什么奇妙的化學反應?

在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布局中,教育是基石,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三子落定,滿盤皆活。

這場關乎未來的變革正以燎原之勢,在中原大地上催生出無數創新發展之實。

一個循環 三子落定,帶來滿盤皆活

盛夏,大地被熱浪緊緊包裹。7月14日,鄭州郊區,玉米試驗大田里,河南農業大學教師宋允允和學生們穿梭其中,收集花粉、授粉、套袋,手腳麻利、有條不紊。

兩年前,從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研究所博士畢業,這位“90后”姑娘加入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玉米生物技術創新團隊李浩川教授課題組,從事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及玉米遺傳育種工作。“在糧食大省做育種,意義非凡。每年我們培育出1.5萬個新組合,新品種可能就在其中。”她說。

從“吃飽”到“吃好”,從跟跑到領跑,河南玉米育種正在發起科技突圍。

2025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上,河南農業大學專家教授及其合作團隊培育的5個玉米品種躋身黃淮海地區全國高產“10強”。

經歷蝶變的,不只有種子,還有人才。

走進實驗室,產教融合的生動場景比比皆是:聚焦生產一線技術難題,中國現代農業聯合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馬琳正埋頭于小麥基因圖譜研究,她所在的陳鋒教授團隊研發了基于小麥超高密度芯片的智慧基因挖掘和育種選擇系統,去年11月成功以1500萬元的價格實現技術轉讓。

去年9月,馬琳作為首批新生報到,一入校就投身前沿科研,這在河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鄒松濤看來,卻是一件平常事。“中國現代農業聯合研究生院作為學校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創新探索,院士擔任班主任,整合優質資源,高水平、高平臺培養現代農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落地河南剛滿一年,中國現代農業聯合研究生院便實現了兩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和5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分中心、聯合基地落地河南,迅速形成了集群優勢和輻射帶動優勢。

“圍繞關鍵技術,加強有組織科研,初步形成‘教育培育人才、人才投身科研、科研促進教育’的良性循環,為建設農業強省注入新活力。”鄒松濤說。

一場奔赴 “鏈”出發展新動能

“成功了!這下幫企業解決了大難題。”7月15日,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博士劉超齊很是自豪。

3.jpg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陳鋒教授(后排左一)在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宋亞猛 攝

年初,劉超齊作為我省首批“科技副總”代表之一,接過了企業的大紅聘書。5個月后,他和企業合作研制的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生長生物制劑成功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可有效預防家禽壞死性腸炎,同步研發的3種生物科技產品也將投入批量生產。

放眼河南,這樣的“科技副總”首批共有626名,他們從高校院所到企業任職,投身經濟主戰場。

過去,科研創新和產業發展像“隔著一層玻璃”,彼此看得見,卻很難真正聯動。

如今,這道“玻璃墻”逐步被打破。2021年5月,我省正式拉開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改革的帷幕,并配套開展了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改革,鄭州大學、嵩山實驗室等18家省屬高校院所及省實驗室作為第一第二批賦權改革試點單位,大刀闊斧直面“不想轉”“不敢轉”的難題。

題解得如何?試點以前,鄭州大學轉化合同67項,合同總額2768萬元;試點至今,合同數激增至225項,總金額達3.92億元,同比增長236%的躍升曲線,印證著制度創新釋放的澎湃動能。

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跑”出實驗室、“跑”進生產線,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

產業在變,科技在跑,高校也在加速向產業一線靠攏。

正值高招季,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45所學校的122個專業新增為學士學位授予專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智能建造等新專業赫然在列。

專業調整,以何為據?

河南聚焦產業所需,健全“調、停、轉、增”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2021年以來,全省高校本科專業點新增541個、撤銷199個;對接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培育產業鏈,立項建設65個現代產業學院……教育對產業的“助推器”作用不斷增強。

一把鑰匙 解鎖科教興豫新圖景

教育“筑基”,科技“賦能”,人才“聚能”,組成一把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為突破口,一組組亮眼的高質量發展數據躍然紙上——

瞄準“雙一流”建設,鄭州大學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河南大學連續5年在世界權威學術期刊正刊發表高能級研究成果,彰顯“雙航母”提質進位的強勁動能。我省7所“雙一流”創建高校的7個學科入選教育部優先發展學科。

隨著高校“三個調整優化”走深走實,學科專業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我省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省內高校,人才作用進一步凸顯。

4.png

位于鄭州龍子湖的河南省科學院。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集聚科研人才3000人、聯合培養研究生規模突破700人,省科學院成為全國聯合培養研究生最多的省級科研院所。

“產科教”貫通融合日漸加深,河南2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中,由高校牽頭建設的有4家;27個省實驗室中,高校牽頭建設的達20家;6家產業技術研究院中,3家由高校牽頭。高校與企業共建2560家研發中心,規上企業研發活動“四有”覆蓋率超75%。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成果被攻關,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進一步融合。”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759億元,同比增長28.7%。“十四五”以來,我省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牽頭承擔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7項,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7.5億元;共啟動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108項、重點研發專項798項,投入省財政資金30億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超110億元。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選中,河南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5項。

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河南正以教育為筆、人才為墨、科技為紙、產業為卷,書寫著屬于中原大地的創新傳奇,以昂揚姿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征程。

“產科教”貫通融合日漸加深

●河南2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中

由高校牽頭建設的有4家

●27個省實驗室中

高校牽頭建設的達20家

●6家產業技術研究院中

3家由高校牽頭

●高校與企業共建2560家研發中心

規上企業研發活動“四有”覆蓋率超75%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進一步融合

●2024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759億元

同比增長28.7%

●“十四五”以來

我省共啟動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108

重點研發專項798項,投入省財政資金30億元

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超110億元

“兩高四著力”大家談

  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2.png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戰略要求,也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的重大部署。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強調,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河南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魏劍一起,圍繞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魏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是個大的系統工程。在您看來,如何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周衛: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需要構建三者良性循環機制,應堅持系統觀念,強化頂層設計,在政策制定和資源分配上做到通盤考慮、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應結合科技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突出教育先導性優勢,培養戰略型人才;強化科技主導優勢,突破關鍵技術,發揮人才創造性優勢,激發創新活力,建立“教育培育人才、人才投身科研、科研促進教育”教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

魏劍:在您看來,目前高等教育在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進程中還存在哪些“卡點”?

 周衛:一是評價體系不優。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重論文輕應用、重數量輕貢獻”的傾向。二是成果轉化不暢。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從專利到產品,“最后一公里”還不夠順暢。三是人才供需錯配。部分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與發展新質生產力銜接不夠緊密,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四是協同創新不夠。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在前沿交叉領域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方面,聯合攻關不夠。

魏劍:在打通上述“卡點”方面,河南農業大學做了哪些探索?

周衛:一是聚焦“三農”主戰場深化改革,推動科教產深度融合。例如,優化專業設置,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生物育種、食品加工等新興交叉學科專業。二是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啟動“名校名企融合創新戰略”,推進協同育人、資源整合。三是深化與中國農科院融合發展,實施“校院谷”教學科研融合改革,共建科研團隊、合作申報項目、聯合培養學生等。比如,國家級科教融合聯合體——中國現代農業聯合研究生院掛牌成立,這是由中國農科院牽頭,依托河南農業大學,聯合全國11所涉農高校和13家省屬農業科研機構共同建設,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創新平臺。

魏劍: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人才發揮著主體性支撐作用。河南農業大學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衛:學校的發展“首要在人才、首位靠人才、首先看人才”。近年來,學校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自主培育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在校全職院士達5人,位居全國農業高校第三。6月,學校召開“百名英才匯農大”求才引才大行動,通過打好“四張牌”,著力吸引高層次成熟型人才。打好“融合牌”,用好與中國農科院融合發展、“校院谷”教學科研融合改革、“名校名企融合創新”戰略,借勢賦能求才引才;打好“事業牌”,依托高能級平臺、重大科研項目、重要人才工程等,為人才搭建廣闊舞臺;打好“開放牌”,拓寬視野求才引才;打好“情感牌”,強化情感認同,推動個人發展與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同向同行。

魏劍: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奮力建設農業強省。河南農業大學作為河南農業高等教育的排頭兵,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深度融合?

周衛:一是圍繞國家戰略和產業需要,布局科技攻關和人才培養。二是積極推進與中國農科院融合發展,強化“校院谷”教學科研融合改革;實施“名校名企融合創新戰略”,深化與頭部企業合作,共建產業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三是組建跨學科、跨單位、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創新聯合體,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四是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建設高水平中試基地,加速良種良法和新技術落地。五是創新服務模式,推廣“科技小院”“助農天團”等。六是賦能鄉村人才振興,做好“頭雁”培訓,大力發展繼續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等。(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樊雪婧 整理)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屈芳朱琨杜君馬國華侯皓 

71

72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三级黄色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a毛片a毛片a视频| 裸体跳舞XXXX裸体跳舞|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www.av在线免费观看|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一本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加勒比一本大道香蕉在线视频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avtt天堂网久久精品|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中文字幕第4页| 欧美人禽猛交乱配|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波多野结衣99|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把美女日出白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欧美激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噜噜影院无毒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