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痛苦無處訴說:理解反復劃傷手腕的行為
摘要:**三、 反復劃傷手腕的危害** 反復劃傷手腕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例如感染、留疤、神經損傷等,更重要的是會對心理健康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 **成癮性:** 劃傷手腕會釋放內啡肽,帶來短暫的愉悅感,這可能導致行為成癮,使人難以擺脫。
反復劃傷手腕,一種令人觸目驚心的自我傷害行為,背后隱藏著的是難以言說的痛苦和無聲的呼救。這種行為并非為了尋求關注,而更像是一種絕望的應對機制,是內心痛苦的外在表現。
一、什么是非自殺性自傷行為?
反復劃傷手腕屬于非自殺性自傷行為(NSSI)的一種。NSSI是指個體在沒有自殺意圖的情況下,故意、反復地傷害自己的身體,例如割傷、燒傷、撞擊等。這種行為在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中更為常見,但也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
二、為什么會出現反復劃傷手腕的行為?
導致反復劃傷手腕的原因很復雜,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情緒調節困難:一些人在經歷強烈的負面情緒,例如悲傷、憤怒、焦慮、空虛等時,難以找到健康的情緒調節方式,而劃傷手腕帶來的肉體疼痛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緩解內心的痛苦。
自我懲罰:一些人由于低自尊、自我厭惡,將劃傷手腕作為一種自我懲罰的方式,以此來宣泄對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尋求控制感:當生活失去控制,感到無助和絕望時,劃傷手腕可以帶來一種掌控感,讓他們覺得自己至少還能控制自己的身體。
表達痛苦:對于一些不善于表達情緒的人來說,劃傷手腕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他們向外界傳達內心痛苦的方式。
三、反復劃傷手腕的危害
反復劃傷手腕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例如感染、留疤、神經損傷等,更重要的是會對心理健康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成癮性:劃傷手腕會釋放內啡肽,帶來短暫的愉悅感,這可能導致行為成癮,使人難以擺脫。
加重情緒問題:雖然劃傷手腕可以暫時緩解負面情緒,但從長遠來看,它會加劇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社會孤立:由于害怕被誤解和歧視,許多自傷者會選擇隱藏自己的行為,這可能導致社會孤立,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
四、如何幫助反復劃傷手腕的人?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有反復劃傷手腕的行為,請不要驚慌,更不要指責和批評。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他們的方法:
表達關心和支持:讓他們知道你關心他們,愿意傾聽他們的感受,并為他們提供無條件的支持。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CBT)和辨證行為治療(DBT),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健康的情緒調節方式和應對技巧。
陪伴他們渡過難關: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陪伴。請讓他們知道,他們并不孤單,你會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五、尋求幫助是勇敢的表現
反復劃傷手腕并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內心痛苦的外在信號。尋求幫助是勇敢的表現,請不要猶豫,及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記住,你并不孤單,總有人愿意傾聽你的聲音,幫助你走出困境。
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曹蕊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