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防胖指南” 家長請查收
通訊員 李蕓燕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肥胖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17歲青少年中,每10人就有2人超重,1人肥胖!更可怕的是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以1%的速度攀升。這意味著現在小學教室里的“小胖墩”,未來可能面臨高血壓風險暴增4倍、糖尿病風險飆升2.7倍、膝關節承受同齡人5倍壓力。更扎心的是,40%胖孩子因體型自卑,他們患抑郁癥的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2.3倍,超60%肥胖青少年因體型遭遇校園霸凌!你以為孩子是突然膨脹的?不!是這4個“充氣泵”24小時在暗戳戳發力。

飲食結構失衡。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食物充斥生活,奶茶、炸雞、薯條等“快樂肥宅餐”成為青少年的心頭好,而蔬菜水果攝入不足,導致營養過剩和能量攝入超標。
運動量嚴重不足。學業壓力大、電子產品普及等因素,導致青少年久坐不動,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熱量消耗不足,脂肪堆積。
不良生活習慣。熬夜、睡眠不足、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擾亂新陳代謝,增加肥胖風險。
遺傳和環境因素。父母肥胖、家庭飲食習慣不健康、社會環境等因素,也會對青少年肥胖產生影響。
聰明家長都在用的“防胖指南”
預防青少年肥胖,需要家庭、學校、甚至社會的共同努力,而家庭作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一環境,在預防肥胖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肥胖的困擾呢?
營造健康飲食環境,控制零食攝入。減少家中高糖、高脂肪、高鹽零食的儲備,如薯片、巧克力、碳酸飲料等。這些零食熱量高且營養成分低,易導致熱量攝入過多。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健康的零食替代品,如新鮮水果、無糖酸奶、堅果等。
合理規劃飲食結構。確保每一餐都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減少精制谷物和紅肉的攝取量。例如,早餐可以是全麥面包、雞蛋、牛奶和水果;午餐以糙米飯或全麥面條搭配瘦肉、蔬菜;晚餐則多吃蔬菜和豆制品。
規律進餐。定時定量用餐,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過晚、過飽。不吃早餐易導致午餐暴飲暴食,晚餐過晚過飽則會使熱量在體內堆積。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細嚼慢咽,控制進食速度。
培養運動習慣,增加日常活動量。做個懶家長,不要事事包辦。鼓勵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如掃地、拖地、洗碗等,既能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又能增加身體活動量。同時,減少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
開展家庭運動活動。周末或節假日,全家一起進行戶外運動,如騎自行車、爬山、打羽毛球等。在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又能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親近自然、鍛煉身體。
支持孩子參加體育興趣班。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其選擇適合的體育項目,如足球、籃球、游泳、舞蹈等。專業的訓練和團隊活動能激發孩子的運動熱情,提高運動效果。
心理防胖終極奧義—會讀心術的爸媽才能贏
引導正確對待壓力: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各種壓力,有些孩子可能會通過暴飲暴食來緩解。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與孩子溝通,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
當孩子考試失利狂吃零食時:帶他去打半小時籃球(消耗熱量=2包薯條);準備減壓盲盒:音樂播放器+拳擊手套+手賬本;避免過度關注體重: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強調體重問題,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而是注重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心態,讓他們關注自身的健康和成長。
特別提醒:警惕“補償式投喂”:考得好≠獎勵炸雞,改成露營、游泳。識別偽健康食品:果蔬干含糖量≈可樂,堅果每日限1小把。睡眠保衛戰:初中生臥室晚上10點自動斷網,全家同步作息。
健康不是約束,用21天養成一個新習慣。你會發現,孩子甩掉的不僅是肥肉,更是自卑和焦慮。全家收獲的不只是健康,更是歡聲笑語的親密時光。
責任編輯: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