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司令”唱響致富“向天歌”
摘要:離他們的耕地不遠,就是呂改名的150畝黃金梨園。去年,呂改名在本縣老君廟鎮承包了300多畝地,梨園管理權就托付給了呂大國老兩口。林下養鵝,鵝不僅可以給梨園除草,鵝糞還能肥田,梨樹落下的果子還是鵝的‘口糧’。”陳愛枝對呂大國說。
駐馬店網訊(記者 郭建光 通訊員 付忠于)“我能有現在的養殖規模,得感謝‘全國優秀農民工’呂改名,他把150畝梨園無償給我養鵝用,幫我走上致富路。”初冬時節,看著300多只肥美的大鵝,汝南縣常興鎮王集村62歲的村民呂大國樂呵呵地說。

走進梨園,只見一棵棵梨樹郁郁蔥蔥,梨果掛滿枝頭。樹下,一群大白鵝在追逐嬉戲。“樹上摘果,樹下養鵝,這種養殖模式,以前想都不敢想。”呂大國的愛人陳愛枝介紹。他們的2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在外務工,老兩口在家種有8畝耕地。離他們的耕地不遠,就是呂改名的150畝黃金梨園。
呂改名是全縣的紫薇種植大戶,2015年,他獲得“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呂改名實行“梨+中藥材”套種模式,每年每畝增收1000多元。去年,呂改名在本縣老君廟鎮承包了300多畝地,梨園管理權就托付給了呂大國老兩口。
為增加呂大國的收入,今年初春,呂改名找到呂大國說:“發展林下養殖肯定不錯。林下養鵝,鵝不僅可以給梨園除草,鵝糞還能肥田,梨樹落下的果子還是鵝的‘口糧’。”隨即,呂大國就買來300多只幼鵝,放養在梨園里。呂大國每天只給鵝投放少許草料,大部分時間都讓鵝自己覓食。久而久之,呂大國發現,梨園里的草不用自己和老伴拔,鵝就吃個精光。在梨園的南邊,就是薄山湖的南灌渠,渠水清澈,呂大國每天定時將鵝趕去“沐浴”。
“鵝吃的是生態草,喝的是清澈的湖水,一個個毛色發亮,體質健壯,生長很快。放養至今,每只鵝都有10多斤重。”呂大國高興地說,養到年底,肯定會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還是多虧了改名,人家把梨園無償給咱養鵝用,到年底了,說啥也得給他幾只大鵝,好好謝謝他。”陳愛枝對呂大國說。看到呂大國在梨樹下養殖的大鵝一天一個樣,呂改名心里比喝了蜜還甜。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