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心理”就一定不好嗎?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也就是說,成功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沒有高低貴賤好壞之分,適合自己的、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才是最好的。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堪稱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據說,有一次,愛因斯坦在上物理實驗課時,教授問他說,“你為什么非要學物理呢?為什么不去學醫學、法律、或語言呢?”愛因斯坦說:“我覺得自己對物理學有一種特別的愛好和才能。”這句話在當時聽似乎有點自負,但卻真實地說明了愛因斯坦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和把握。愛因斯坦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各有所長,人的智能發展是不平衡的,有智能的優勢和弱勢,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優勢,使智能優勢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曾說,人生成功的訣竅在于經營自己的個性長處,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則,必將自己的人生貶值。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做適合自己的事情,才是最好的。
話說到此,牽涉到了一個問題——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是個人在真實或臆想的群體輿論壓力下,在認知和行為上不由自主地跟大多數人趨于一致的心理現象。人們常說的“入鄉隨俗”“隨大流”“跟風”“人云亦云”等便是從眾心理的寫照。從眾心理分為積極型和消極型兩類,積極型從眾心理能夠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消極型從眾心理則會起到誤導和阻礙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具有從眾心理,所以,把握好從眾心理,揚長避短,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其消極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許多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特長班(如彈鋼琴、畫畫等),不去問問孩子喜不喜歡,也不結合自己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也跟著去報,結果給孩子造成壓力,導致厭學,這種盲目“跟風”的現象,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困擾和傷害。還有一些家長,總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家孩子弱點相比,卻不去發掘自己家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結果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阻礙了孩子的前途發展。一旦忽略了適合孩子的愛好特長,就會錯過孩子的最好發展期,耽誤孩子的美好前程。
充分利用積極的從眾心理,幫助自己發現自己與先進成員的差距,達到進步的目的;消除消極的從眾心理,做到獨立自主和心中有數,避免盲目從眾而失去自我。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隱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這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們去喚醒他。借著這個潛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和未來,然后下決心努力去做去奮斗,那么你的夢想才有可能得以實現。沒有誰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崔瑋香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