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國與宗圣蔭襲之爭
摘要:劉光國認為曾質粹未膺爵之先,不僅曾嵩、曾袞可得,凡曾氏之裔者皆可得?,F在既然曾質粹襲了宗祧,承襲了朝廷給予圣人后裔的爵位,就應該“受之朝廷,傳之后裔,質粹之所有,嵩、袞惡得而奪之”。
□ 趙新春
劉光國(1527年~1605年)字汝觀,一字賓卿,是汝寧府上蔡縣人(今河南省上蔡縣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羅萬化榜三甲第二百九十三名進士,授太原推官。他為人渾厚精明,行事不露圭角,以善于斷案著稱,被征拜監察御史,出按陜西、畿南等地,所至貪墨望風解綬,歷官順天丞、陜西副使、參政,擢按察使駐徨中,以平息寧夏哱劉叛亂之功,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后因兵科徐成楚污奏其媚虜私市,他罷官回籍,著有《索鏹集》,修《上蔡縣志》。
劉光國參與處理的宗圣蔭襲之爭,還得追溯到嘉靖十二年(1533年)。曾參是孔門四圣的宗圣,與復圣顏回、述圣孔伋、亞圣孟軻配祀孔廟,共受香火。孔門四圣都是山東人,明嘉靖朝四圣中三人都有后裔承祧,有自己的宗廟,唯獨宗圣曾參后人人煙不旺,無人承繼宗祧。這年四月,掌詹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顧鼎臣以“曾子傳道之功優于顏子,而孟子私淑于曾子、子思,今顏、孟子孫皆世襲博士,而曾子之后獨不得沾一命之榮”,上奏朝廷“照準弘治間顏、孟二氏事例,訪求曾氏子孫相應者一人,授以翰林院五經博士,世世承襲,俾守曾子祠墓,以主祀事”。經過認真查訪,時任江西提學副使的徐階終于找到了生活在江西的曾參后人曾嵩、曾袞和曾質粹。江西布政司咨呈吏部稱“曾氏子孫在逆莽之時避亂南徙,居于吉安,而永豐為嫡,數傳至偉,而曾輝為正。但曾輝之后見今有曾嵩、曾袞兄弟二人,雖皆文行修飭,各稱生長南方,不樂北徙。則曾耀之后,唯曾質粹讀書循理”。但曾嵩、曾袞兩人在江西當地有產有業,習慣了南方生活,不愿意因為承繼宗祧遷居山東。只有曾子第五十九世孫曾質粹被族眾推舉,愿意以布衣前往山東曾子老家嘉祥奉祀,追訪祖墳先廟。因為同是圣人后裔,明世宗以“四賢一體,皆有大功于吾道,而曾氏獨無世襲,非缺典歟”,在嘉靖十八年二月初八下詔:“曾質粹既勘系先儒曾子之后,準照顏、孟二氏例,授翰林院五經博士。”給了他一個正八品翰林院五經博士身份,命“仍與世襲”。在四月初一日《除授曾質粹五經博士札付》中“是曾質粹著去承主祀事”,并要求“都察院還行與彼處撫按官作急將護墳、供祀田土、住第等項事情逐一議處,停當來說,不許遲慢”。命山東巡按蔡經比照顏、孟二府修建曾氏翰林院五經博士府第。
曾質粹初去山東,一介布衣,也沒想到會有什么賞賜,現在一看有這等好事,有人便動了心思。嘉靖三十九年曾質粹病故,由于其子曾昊早卒未襲,開始不愿承祧的曾袞便跳出來,以曾質粹非曾子嫡裔,并且曾質粹去山東時曾私約其百年之后讓曾袞到山東承祧為由,要求自己承襲世官,取消曾質粹之孫曾繼祖的世襲資格。開始曾袞以應貢到京,具本奏下禮部,要求自己襲位,但遭到拒絕。曾袞腦瓜靈活,心想“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于是以貢生身份謀了一個教官,后來升任攸縣縣令,不久又以贓敗官。見此路不通,曾袞遂挾囊金營謀,欲為子孫立千百世之基,試圖朦朧替襲,操作起曾子承祧的事來。在他一番操作下,沒想到這事在江西官員那里還真操作成了。
這件事的社會觀感太過難看,山東方面也不愿意,吏科給事中李盛春就上奏給了朝廷,朝廷便讓江西巡按御史燕儒宦進行查勘。不知是受了曾袞的好處還是怎的,江西撫按衙門只查審了曾嵩便提出處理方案,曾嵩“如有子孫,明白開報,合與世襲。若果嵩后無人,方許曾袞承襲”。壓根沒有已經家在山東嘉祥曾子墓前承祧的曾質粹家族什么事。
劉光國生性耿直,一看,這叫什么事呀!于是向朝廷奏了一本,就是乾隆《嘉祥縣志》卷四《藝文》收錄的《為懇乞圣斷亟正先賢蔭襲以懲奸幸以明公道疏》。劉光國“察之輿論,檢之卷牒”,認為“今之爭襲,非欲為曾子后也,為世官也,是使圣朝千百年盛典只為曾袞壟斷之謀也”,當初“禮部訪求之時,事固未定,袞懷觀望,不欲應詔。布衣奉祀之時,袞薄之不為”“其薄惡之行,人人無不唾且恨者”,這樣的人怎么“可以奉明德,守宗祀耶”?所以,江西巡按的處理意見是“不以成命為遵而以私約為可據,不斷大義而徇其私情”。劉光國認為曾質粹未膺爵之先,不僅曾嵩、曾袞可得,凡曾氏之裔者皆可得?,F在既然曾質粹襲了宗祧,承襲了朝廷給予圣人后裔的爵位,就應該“受之朝廷,傳之后裔,質粹之所有,嵩、袞惡得而奪之”。
在劉光國一班朝臣的堅持下,朝廷最終撤銷了給曾袞的承襲詔書,宣布由曾質粹之孫、曾子第六十一代孫曾繼祖承祧,并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之職。此后劉光國又上書朝廷,以“國家設立三氏學,優崇圣賢后裔”“但止及孔、顏、孟而不及曾氏”,請改四氏學疏,希望朝廷按照孔、顏、孟三氏之例,“曾氏子孫果讀書向方,勘以作養者,俱許送入該學。其考選、應試、廩增、起貢”也都照三氏例施行。“遇有朝廷大典,禮與孔、顏、孟子孫一體,行取赴京觀禮。”至此,宗圣曾參蔭襲之爭塵埃落單,郕國宗圣公曾子家族也正式與孔門四圣其他家族待遇相同。促成萬歷七年曾子廟復建的也是一位駐馬店人,即明嘉靖三十五年汝陽(今汝南)進士、以欽差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撫山東、官至南京吏部尚書趙賢。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