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文化館“指尖上的非遺”鉤編技藝公益培訓課開課
駐馬店網(wǎng)訊(見習記者 陳寧 文/圖)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6月10日下午,由駐馬店市文化館主辦、駐馬店非遺中心承辦的“文化美學 文創(chuàng)體驗”第一期《指尖上的非遺——鉤針編織》公益培訓課在市文化館多功能廳開課。


“今年的北京冬奧會頒獎花束正好用的是非遺手工鉤編技藝,被稱為“永不凋謝的花束,鉤編既是非遺又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結構可塑性強,可以達到無限款式與任意規(guī)格,產品是任何機械產品都取代不了的一種特色藝術性手工制品……”培訓課上,駐馬店市級非遺項目——余氏鉤編第四代傳承人余水云老師,帶領學員們在親身感受、學習“鉤編”非遺技藝的過程中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余老師一邊給大家講解鉤編技藝的文化傳承,一邊教大家一起鉤編各種花朵和小物件。只見余老師右手一支鉤針,左手一團紅色的毛線,起頭、入針、挑線......短短十多分鐘,一朵鮮艷美麗的郁金香就勾好了。學員們按照老師教授的鉤編針法,認真鉤織起來,一些有經驗的學員很快就上了手,手中鉤針飛快地穿梭著;一些學員此前從未接觸過鉤編,無處下手,老師便一對一教授,直到會編為止。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感受鉤編藝術的魅力。


“我以前也會鉤些電視罩、冰箱罩的小物件,但沒想到釣編技藝還能鉤編出這么美的工藝品,今天的非遺公益課刷新了我對鉤編的認知……”學員王女士說。


學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非遺體驗公益課程,不僅重新認識了非遺,了解了非遺文化,更是感受到了非遺與文創(chuàng)結合創(chuàng)新產生的獨特魅力。“綠碼”掛件、動漫玩偶、頭飾、服飾……等非遺鉤編工藝品,讓創(chuàng)意與文化碰撞出絢爛火花,讓非遺“活”起來。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wǎng)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