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杰竇桂娘
摘要:(唐杜牧《竇烈女傳》) 因貪戀竇桂娘美色,李希烈攻破汴州(今河南開封)稱帝后,派兵圍困竇府,欲掠搶竇良女兒桂娘。陳先奇誅逆有功,理所當然接任淮西節度使,但天高皇帝遠,不到兩月,叛亂又起,陳先奇被李希烈心腹舊將吳少誠所殺,搶任淮西節度使,割據繼續。
□ 陳 嶺
一樹櫻桃,千古故事。碧血汝水,芳草蔡州。
唐代詩人杜牧撰寫的《竇烈女傳》頌文,縱隔著悠悠千年時光隧道,竇桂娘那豪情、那劍氣、那青春,仍熠熠發光地勾畫出為大唐一統而反割據的巾幗女杰英姿。
一
“欲娶竇良女,如喝天河水”。這是唐建中年間流傳在蔡州(今汝南縣)一帶廣為傳唱的歌謠。這歌謠,流淌著人性光輝和深沉的文化內涵。
何為謠?《爾雅》曰:“徒歌謂之謠。”
譯成白話,就是無伴奏的原生態歌唱。換句話說,古代的徒歌,就是我們現代語境中常說的沒有伴奏的清唱及田間路邊的哼小曲兒。
竇桂娘,唐建中年間蔡州(今河南汝南)人,汴州戶曹參軍竇良之女。她自幼聰明過人、超俗絕世。年稍長,慕名求婚者盈于門庭,皆被戶曹參軍婉言謝絕。桂娘謹遵父命,在悠悠汝水岸畔“欲娶竇良女,如喝天河水”的民謠中,閉門不出,攻讀詩文,精于女紅。
此時,歷經九年的安史之亂,華麗歌舞《霓裳羽衣曲》的醉夢被漁陽鼙鼓徹底驚醒,蕭瑟風雨侵蝕著晚唐搖搖欲墜的根基。原本富庶的淮西大地,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淮寧戰區(河南汝南)節度使李希烈趁機獨立,自稱天下都元帥,建興王。公元784年,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登極,謀獨自立,妄稱大楚皇帝。
關鍵時刻,竇桂娘的人生戲劇開場了。
二
“希烈稱疾,但怪樂曲雜發,晝夜不絕,此乃有謀未定,示暇于外,事不疑矣。”(唐杜牧《竇烈女傳》)
在詩人杜牧撰寫的反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竇烈女傳》頌文中,那“樂曲雜發”、怪怪異異“嗚哩哇啦”的噪聲里,竇桂娘正佇立階前緊張地期待著……
深深庭院,春暖乍寒,墻角一樹櫻桃雨后越發紅得鮮艷。面對滿園春色,桂娘卻眉頭緊鎖,惆悵百結。不知覺間,暮色降臨,南海禪寺的鐘聲里,只見雙燕歸來,她警覺地自語:送出去的櫻桃收到了嗎?桂娘佇立階前緊張地思索著,不禁回憶起從竇府到掠入魔窟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李希烈破汴州,使甲士至良門取桂娘去。將出門,顧其父曰:‘慎無戚戚,必能滅賊’。”(唐杜牧《竇烈女傳》)
因貪戀竇桂娘美色,李希烈攻破汴州(今河南開封)稱帝后,派兵圍困竇府,欲掠搶竇良女兒桂娘。快要出門時,桂娘回頭對父親說:你千萬不要悲傷,女兒必能滅叛賊。桂娘不愧為奇女、烈女,為了達到為國除賊、為民除害的目的,以色相近、以才相炫,“復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雖妻子不知者,悉皆得聞”,讓不可一世的野心家李希烈智力為零,無論軍中大小機密,李希烈都不瞞竇桂娘,對其一一告知。
割據不得人心。在唐政府軍的圍剿下,叛軍部將紛紛歸順朝廷,李希烈兵敗受挫,撤回老巢蔡州(今汝南縣),郁悶煩躁,抱怨軍中無心腹良將可用,桂娘趁機進言:“忠而勇,一軍莫如陳先奇。其妻竇氏,先奇寵且信之,愿得相往來,以姊妹敘齒,因徐說之,使堅先奇之心。”李希烈聽后非常高興,夸贊桂娘想得周到,說若能把陳先奇和他的妻子竇氏拉為心腹,必有大用。隨后,李希烈特批桂娘結納竇氏,互相往來。
桂娘結納陳先奇妻竇氏后,以誠相待、姊妹相稱,情至兩人無話不談時,對竇氏說:“為賊兇殘不道,遲晚必敗,姊宜早圖遺種之地。”
湊巧,李希烈偶感風寒,臥床不起,陳先奇從夫人口中得知消息后,與叔父——隨軍郎中陳山甫密謀,投毒入藥,交桂娘親自送服。兩天后,毒性發作,割據一方、涂炭百姓的叛賊李希烈一命嗚呼。為國報效、為民除害的目的雖達到,可李希烈的兒子手握兵權,密不發喪,妄想“誅老將校,以卑少者代之”,以繼續割據稱霸。情況緊急,如何把信息及時送至陳先奇,聽著牙門外謊報平安無事那“嗚哩哇啦”雜發的樂曲噪聲,佇立在櫻桃樹下的竇桂娘突然計上心來——“且以無事示于外,巧報機密送含桃”。
櫻桃,唐朝人叫“含桃”。在北方地區,被稱為“初春第一果”。據載,唐代皇帝每年農歷四月一日前后,都要在禁苑大擺含桃宴,賜恩群臣。叛賊李希烈稱帝心切,鸚鵡學舌多用此舉籠絡部將。桂娘派使女轉告李希烈兒子,當沿用此法穩住陳先奇及妻竇氏,以對外宣示一切正常,免得部將生疑出亂。李希烈兒子草包一個,欣然應允。
三
桂娘派使女送的一籃含桃擺上案幾,竇氏和陳先奇收到后見有一顆形色相似卻是一粒手制蠟丸的含桃,料到必有重要信息。剝開一看,只見蠅頭小楷寫在皺皺的絹帛上:“前日已死,殯在后堂。欲除大臣,須自為計。”
事不宜遲,陳先奇和幕僚薛育密議后,親率部兵,闖入牙門,將李希烈兒子、兄弟及妻子等7人皆盡誅殺。詩人杜牧的《竇烈女傳》以“函七首以獻,暴其尸于市。后兩月,吳少誠殺先奇,知桂娘謀,因亦殺之”而結束頌文。
戛然而止的頌文,受文體所限,簡約而又規整。究竟陳先奇、竇桂娘又因何被殺?淮西割據謀獨的局面解決了嗎?為解謎團,作者閱史志、查資料、走訪學者、實地考察,有了以下收獲:藩鎮割據,是中晚唐的一大毒瘤。陳先奇誅逆有功,理所當然接任淮西節度使,但天高皇帝遠,不到兩月,叛亂又起,陳先奇被李希烈心腹舊將吳少誠所殺,搶任淮西節度使,割據繼續。夙愿已償,本已削發為尼的竇桂娘被吳少誠以謀逆罪縊死于節度使廳前。
采訪中,汝南縣文化館的朋友告訴我,經考證,桂娘落難地就在今汝南縣城龍泉酒場附近,葬于城西潺潺水流的小溪旁。
后人為緬懷桂娘以身殉國、維護國家統一的功績,以圣母娘娘的高規格立廟祭祀。
芳草碧血,鐵骨錚錚。壯乎!烈乎!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